当前位置:描写网描写自然环境内容页

【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

2021-12-08 07:52:38 环境的文章 访问手机版

【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


01
#什么是环境描写#
小说中会有典型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重点是社会环境,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风土人情、民俗习惯、科技道德文艺等等。告诉了时代的特色,不见得要写出来。

环境描写用于烘托气氛,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感情,有助于作品主题的表达。


02
#环境描写的作用#
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大部分靠位置而定

(重点)开头:

渲染了xx气氛;

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要素;

定下了xx感情基调

中间:

推动情节的发展,为下文作铺垫

结尾:

中心(深化、鲜明);

人物(突出了性格、形象)

*环境描写如果挨着人物描写或者有人物出场,作用就是烘托了xx的心理;衬托了人物xx的性格/形象。


03

1

《桥》

描写雨的句子:“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赏析:文章开篇,“泼”、“倒”,语言非常简洁、精炼,写出了雨水之大、来势之猛,渲染了洪水到来时的紧张气氛。

描写洪水的句子:“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水渐渐蹿上来,放肆舔着人们的腰。”“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

赏析:“水”是推动情节发展的线索。

描写桥的句子:“只有北面有窄窄的木桥。”“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突然,那木桥轰的一声塌了。”

总结赏析:文中用大量的笔墨来描写雨、洪水和桥,这些属于环境描写,起到了烘托的作用,让我们感受到在这样危急的情况下,老支书仍能临危不惧、舍己为人,更衬托出了他高大的形象。

2

《穷人》

渔家的小屋“温暖而舒适”,这样的环境描写对刻画桑娜这个人物有什么作用?

赏析:屋内的温暖舒适和屋外的寒风呼啸行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充分说明了主人公桑娜的勤劳能干。


04

红岩(节选)

罗广斌 杨益言

  又一个深沉的暗夜,降临在渣滓洞集中营。

  风门边挤满了人,久久地望着那挂满刑具的刑讯室。夜风吹来,带着萧瑟的寒意。刑讯室前,魔影动荡,吆喝声不绝……风门边,偶尔有人不安地低语。

  “又是半夜刑讯!”

  “徐鹏飞、朱介都来了。”

  “夜审谁呀?”余新江身后,传来一声问话。“该不会是老许?”刘思扬担心地插了一句。

许云峰伫立在楼八室铁门边。透过昏黄的狱灯,余新江望得见他沉思的脸。

  余新江不禁十分担心地想念那多次经受毒刑拷打、经常昏迷不醒的江姐。追悼龙光华以后不久,江姐被押到渣滓洞里来,日夜拷问的次数,已经无从计算了。大家都知道,为了保卫党的机密,江姐忍受了多少摧残,获得了多少同志的尊敬。经过绝食斗争,敌人被迫接受了条件,不敢继续迫害了,现在却在渣滓洞对江姐严刑拷打,很显然,这是敌人疯狂的报复!江姐不仅为党,也为大家受苦,这使得每个人都感到敬佩而又十分痛苦。

  “猫头鹰和狗熊到女牢去了!”

余新江一惊,眼光立刻转向女牢。黑沉沉的夜里,暗淡的狱灯,使他看不清远处。

  “提谁?”焦急不安的声音又在询问。

  “江雪琴!”

  “是她!看,江姐出来了!”

  “又是江姐。”余新江的心像沉甸甸的铅块,朝无底深渊沉落。

  所有的牢房,一时都陷入难堪的沉默。过了好些时候,人们听到了审问的声音:

  “你说不说?到底说不说?”

  传来特务绝望的狂叫,混合着恐怖的狞笑。接着,渣滓洞又坠入死一般的沉寂中。

  听得清一个庄重无畏的声音在静寂中回答:

  “上级的姓名、住址,我知道。下级的姓名、住址,我也知道……这些都是我们党的秘密,你们休想从我嘴里得到任何材料!”

  江姐沉静、安宁的语音,使人想起了她刚被押进渣滓洞的那天,她在同志们面前微笑着,充满胜利信心的刚毅神情。

  听着她的声音,仿佛像看见她正一动也不动地站在刑讯室里,面对着束手无策的敌人。可是江姐镇定的声音,并不能免除同志们痛苦的关切。

  大概是江姐的平静的回答,使得敌人不得不重新考虑对策,讯问的声音,忽然停了下来。

  楼七室同志们焦灼的谈话又继续了。

  “又是叛徒甫志高!”余新江愤怒地骂了一句。他又问:“和江姐一道,川北还有人被捕吗?”

  “没有,就她一个。”

  “听说华蓉山纵队在公路上抢救过江姐,但是阴险的特务,前一夜用船把江姐押到重庆……”

  “哎——”人们痛苦地把惋惜之情化为一声长叹。刑讯室里又传来了声音,是徐鹏飞毒辣的笑声。

  “谅你一个女共产党,还制服不了?你不愿讲,好嘛,我们帮你打开嘴巴。来人!”

  接着,传来一阵狼嚎似的匪徒的狂吼。

  夜,在深沉的痛苦、担心与激动中,一刻一刻地挨过。星光暗淡了,已经是雄鸡报晓的时刻。

  在那斑斑血迹的墙壁上,映着的江姐的身影消失了。大概她从倒吊着的屋梁上,被松了下来。

  “现在愿意说了吧?”魔影狂乱地移动着。

  “不!”微弱的声音传来,仍然是那样的平静。

  “十指连心,考虑一下吧!说不说?”

没有回答。

  铁锤高高举起。墙壁上映出沉重的黑色阴影。

  “钉!”

  人们仿佛看见绳子紧紧绑着她的双手,一根竹签对准她的指尖……血水飞溅……

  “说不说?”

  没有回答。

  “不说?拔出来!再钉!”

  江姐没有声音了。人们感到连心的痛苦,竹签钉在每一个人心上……

  又是一阵令人心悸的泼水的声音!

  “把她泼醒!再钉!”

  徐鹏飞绝望地咆哮,使人相信,敌人从老许身上得不到的东西,在江姐一个女共产党员的身上,同样得不到。尽管他们从叛徒嘴里,知道她做过沙磁区委书记,下乡以后可能担任更负责的工作,了解许许多多他们渴望知道的地下党线索,可是毒刑拷打丝毫也不能使江姐开口。一根,两根!……竹签深深地撕裂着血肉……左手,右手,两只手钉满了粗长的竹签……

  一阵,又一阵泼水的声音……

  已听不见徐鹏飞的咆哮。可是,也听不到江姐一丝丝呻吟。人们紧偎在风门边,一动也不动……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是谁?天刚亮,就唱起了囚歌。迎着阵阵寒风,久久地守望在风门边的刘思扬,听着从楼下传来的低沉的歌声,一边想着,一边瞭望那远处深秋时节的山坡。刚升起的太阳,斜射着山坡上枯黄了的野草。远近的几株树木,也已落叶飘零,只剩下一些光秃秃的枝干。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以提审江姐为开端,以夜审江姐为发展,以竹签钉指为高潮,以听不到江姐一丝丝呻吟为结局,整个情节围绕江姐层层展开。

B.余新江的心之所以像沉甸甸的铅块,是因为江姐多次经受毒刑拷打,经常昏迷不醒,担心江姐这次夜审经不住敌人的折磨或利诱。

C.“人们仿佛看见绳子紧紧绑着她的双手,一根竹签对准她的指尖”中的“仿佛”用得精当,如果删去,就使故事的真实性大打折扣。

D.结尾关于唱“囚歌”的描写,既是对江姐坚贞不屈情操的赞颂,也是狱友们共同心声的展现,更是激励战友们奋勇前行的进军号。

2.文本开头和结尾都运用了环境描写,这两处描写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文本在塑造江姐形象时,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解析】

1.B

2.①开头两段的环境描写,既交代了时间、地点,又为人物出场渲染了黑暗、萧瑟的氛围。“暗夜”交代了时间,“渣滓洞集中营”交代了地点。“深沉的暗夜”与“夜风吹来,带着萧瑟的寒意”,以自然氛围暗示政治氛围。

②结尾的环境描写,渲染了肃杀的氛围,暗示了政治形势的严酷,突出了江姐的坚强。“枯黄了的野草”“落叶飘零”,烘托了白色恐怖的严酷,“光秃秃的枝干”突出了江姐的坚强。

3.①直接描写江姐的语言,从正面塑造了江姐的高大形象。如“上级的姓名、住址,我知道。下级的姓名、住址,我也知道……这些都是我们党的秘密,你们休想从我嘴里得到任何材料!”表现了江姐严守党的秘密的坚定意志。

②通过狱友的见闻,从侧面描写江姐,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如“使人想起了她刚被押进渣滓洞的那天,她在同志们面前微笑着,充满胜利信心的刚毅神情”,真实地再现了江姐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③通过敌人的言行刻画江姐,从反面衬托了江姐的伟大形象。如“不说?拔出来!再钉!”“把她泼醒!再钉!”“徐鹏飞绝望地咆哮”等,从反面衬托了江姐在严刑拷打面前宁死不屈的革命精神。


05
#归纳总结环境描写的作用#
(1)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

①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节令和地点;

②交代人物活动背景,烘托人物性格、心理;

③渲染气氛,奠定基调;为刻画人物作铺垫;

④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⑤暗示或象征社会环境,衬托主题

(2)社会环境(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①交代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背景,揭示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

②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或影响或决定人物性格;

③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揭示主题

二十四节气·大雪

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大雪节气标志着仲冬时节正式开始。大雪节气与小雪节气一样,是反映气温与降水变化趋势的节气,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大雪是反映气候特征的一个节气,大雪节气的特点是气温显著下降、降水量增多。

大雪节气是一个气候概念,它代表的是大雪节气期间的气候特征,即气温与降水量。节气大雪与天气大雪意义不同。实际上,大雪节气的雪却往往不如小雪节气来得大,全年下雪量最大的节气也不是在小雪、大雪节气。如在二十四节气圭表测影地黄河中下游地区,全年下雪最大的节气,既不是“小雪、大雪”,更不是“小寒、大寒”,而是在春季“雨水”节气。大雪节气下雪量并不是最大。

中国古人将大雪分为三候:一候鹖鴠不鸣;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是说此时因天气寒冷,寒号鸟也不再鸣叫了;此时是阴气最盛,所谓盛极而衰,阳气已有所萌动,老虎开始有求偶行为;“荔”为马兰草即马兰花,据说也能感受到阳气的萌动而抽出新芽。


大雪习俗:自制腌肉


大雪习俗:吃红薯粥


大雪习俗:观赏封河


大雪习俗:大雪进补


与雪有关的古诗


1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

《北风行》

(唐)李白

烛龙栖寒门,光耀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3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4

《观猎》

(唐)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