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学生在练习描写的时候,都曾遭遇过这样的要求,比如“选择一个熟悉的人物,作一番外貌描写”,或者“请对我们教室做一个环境描写”,在这样的作文片段练习题下,我们往往被误导,写出的文字像是对人物长相和穿衣风格的介绍,和,对教室里光线和设施的介绍,很难写出高质量的描写的效果。
在练习场面描写时,常常遇到的练习题会稍微具体一些,比如“对老师上课的情景做一个场面描写”“对农贸市场的热闹情景做一个场面描写”,但如果你只做到练习题上的简单要求,这思路仍是不妥,并不是最好的场面描写练习法,写出来效果有限。
我们辛辛苦苦地做练习,都是期盼着能有效地提高,所以正确的场面描写练习法很重要,方法对了,才能保证每一次练习都有最好的效果。
在这篇教程中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有效地练习场面描写。
1
重点:
请记住这个重要思路:场面描写要放在情节中,为主体设置一个故事背景(刚刚经历了什么)。
多数描写方式都是为讲述情节而来的。
心理描写最有助于讲明白这个问题。
请判断这段文字是不是心理描写:
不同的是,我们此时正在向青春递交我们的毕业证;不同的是,我们正在向母校,写下我们离别的诗篇;不同的是,我们正在留下青春中最美好的回忆和随时间逝去的芬芳。
这段文字写的是思考和感触,显而易见是属于内心的,但它是不是心理描写呢?
这问题会难住很多人,我亲眼目睹过有人要写关于心理描写的文章,却被所选的例文是不是心理描写这个问题困扰了好多天。
注意:
判断这些思考和感触是不是心理描写,关键的点在于:这些思考和感触是作者自己的,还是故事中的人物的。
如果是作者自己的,那就不是心理描写。如果是故事中人物的,那就是心理描写。
注意:
心理描写指的不是作者的心理活动,而是故事中人物的心理活动。
标准的心理描写是放在故事中来推动情节的。
比如:和妈妈大吵一架后,“我”冲出家门,来到广场上郁闷地坐着。望着来来往往的陌生人,“我”把和妈妈之间的矛盾思前想后,渐渐地对妈妈有了几分愧疚。后来,看到一只突然断线的风筝,没有自由地飞远,反而摔落在地,这让“我”意识到“我”对妈妈其实是很依赖的。于是,“我”决定回家向妈妈道歉。
这类故事在作文中很常见,其中“我”在广场上把和妈妈的矛盾思前想后,就是心理描写,它属于故事中的人物的内心活动,并且能推动情节,让“我”决定回家向妈妈道歉。
注意:
现实中,常常有师生和家长在判断心理描写时感到为难:说它是心理描写吧,总觉得不是很像,说它不是心理描写吧,它明明又是所思所感。
此时,极有可能是你没有意识到,你所判断的那段文字就不在故事中,不在叙事中。你可能正面对着一篇散文在判断心理描写,要么是面对着一篇就没有叙事的散文,要么是面对的散文有叙事,但所判断的那个段落不在叙事中。
在这套教程的谋篇布局部分,会讲到“插叙”和“回忆”这两个技巧,在这里也顺便对它们做个区分。
插叙和回忆,在内容上可以是一样的,你可以把它们处理成插叙,也可以把它们处理成回忆。效果上的区别其实并不大,关键点在于,回忆是心理描写的一种,插叙不是。
多数描写方式都是为讲述情节而来的。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把场面描写的练习做出更好的效果了。
具体方法就是:为主体设置一个故事背景(刚刚经历过什么)。
注意:
这个故事背景不一定要在描写中交代,但是它能让这个场面中的许多描写有了依据,写出来更生动和富有感染力。
来做个示范吧。
比如:教室里闹闹嚷嚷的,突然老师推门进来了,请对这个情景做出场面描写。
这个场面描写练习题是有情节的,环境主体行为三要素齐全,本身就是一个简单的场面描写,我们现在是要写出一个更具感染力的高质量的场面描写。为了写出高质量,现在我们给老师这个人物设置一个故事背景。
比如把题目中的老师设置为:下雨天交通拥堵,刚刚赶到学校,匆匆忙忙地推开教室门。
这一来,外貌上就有了特定的点,比如:衣袖被雨淋湿了,几缕发丝黏在脸颊,眼镜上也有水珠儿。
也能很自然地想象到许多动作,比如:推门进来后先把雨伞放在门口,再匆匆走上讲台。
至于神态,那就有更丰富的内容可表现了,比如:看到了教室里的闹嚷,心有不满,但是考虑到自己的迟到,惭愧中就把不满给压在心里了。
这样去做场面描写的练习,跟一些表演课上的内容是一样的。
比如,要求你表演一个等车的人。
这里有个情节设置,但是没有明确的人物背景设置。
如果你不去额外考虑人物的故事背景,也就是人物处在一个什么样的心理状态下,表演出的效果往往很普通,排在队伍里东张西望地等车,或者一直低头玩手机,车来了,队伍动了,就跟着上车了。
而如果你设置了人物的故事背景,比如这是一个刚刚经受过挫折的人,就设置成考试惨败吧。那么她完全是另一种表现,愣愣地伫立在站牌下,车来了,她无动于衷,人们纷纷从她身边走过,上车,车走了,她还是愣愣地留在站牌下,好像不知该去哪里。
你觉得,哪个有更精彩的效果呢?
2
场面描写往往需要发挥想象力才能写出好效果,所以,有必要对“想象力”来做个清晰的认识,好让我们在场面描写中发挥想象力时,有个明确的目标。
在作文题中常常见到“请发挥想象力”“请积极发挥想象力”“请充分发挥想象力”的提示,这样的提示让很多同学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在情节上发挥想象力。但实际上,这种理解对于初中作文来讲是不妥的。
在这套课程后边的素材部分,我们会学习到最适合初中作文、同时也是初中作文中用的最多的素材,是去呈现生活中的点滴感动。这与写小说不同,往往不需要精彩复杂的情节;更像是写散文。
重点:
我们在作文中发挥的想象力,往往是在脑海中唤醒熟悉的生活情景。
环境很重要,情节只需要像日常生活一样简单而熟悉;整个想象力一般不需要天马行空,但是需要往有美感的方向去想象。
重点:
站在作文指导的角度,我更关注的是,在做场面描写的时候,如何开启这个想象力。我推荐的方法是:从对环境的想象入手来突破。
做场面描写时,可以把对环境的想象当做想象力的切入口,让脑海中有个环境,环境一旦确定,画面就有了背景,主体的行为选择就有了环境这个依据,就好写了。
对环境的想象,不一定会引发场面描写中的环境描写,有些场面描写是把环境要素融入到别的描写中的,甚至有些场面描写不明确写出环境要素,只是能让你隐约察觉到周围环境的存在,这种情况都有可能。
但是,我们这里讲的是如何开启场面描写的想象力,不管你最终有没有把环境写成环境描写,在开始一个场面描写时,脑海中的想象力重点关注一下环境,都是很有用的。
比如,有一篇写老师的作文,为了表现老师的好,写了许多事,但都是碎片式的略写,信息量大,但是感染力不足,没有能给人留下印象的情节,也没有能给人留下印象的画面。
所以我就想把其中的一些信息改写成场面描写,最好能让场面描写中的画面感笼罩全篇。我留意到文中有这么一段:
她从来不对我们居高临下。那个早晨,我的手工卡片制作不够精巧,就拿了一张现成的来搪塞交上去。课间东窗事发,高老师拉我进了“秘密基地”, 在了解了我的手工能力的不足和心结后与我推心置腹地交流。我不是一个喜欢表达的人,尤其不习惯跟人讲我的负面情绪。她用一颗心,靠近另一颗心,我何其幸运,在我充满困顿和迷茫的那一刻,她是给予我力量的一束光!
这一段中写到了一件具体的事,并且是个充满思绪和情感的事,另外还写到了“秘密基地”,我就把这件事改写成了场面描写。
首先需要对这个“秘密基地”做出设置。在我看来,既然是师生之间的故事,我倾向于把这个地点放在校园里;既然是秘密基地,也就是说不那么显眼,那就放在校园的某个角落里。
注意:
这里讲述的事,属于美好的事,此时,环境如果是美丽的,会更能烘托出情感的美好。
于是还需要继续设置,让场面描写的环境达到极美。衡量了几次,最终把环境要素确定为:冬日,黄昏,法桐树枝上枯卷的叶子。
是不是已经能激发你脑海中美的想象!
写出来画面感很强:
两个身影,站在校园一角的围墙下。
我仰着头,困顿而茫然地望着冬日的黄昏里,那几枝枯卷的、会随时飘零的法桐叶子。
我是想把文中的内容都放在这个情境里,所以在作文快要结束时,也安排了一些环境描写,前后两处环境描写有着时间上的变化。
为了让师生情得到一点升华,一点赞美,就设置了一盏路灯在此时亮起,于是,环境要素就被灯光改变了。
写出来是这样的:
高高的路灯亮了,温暖而纯净的光洒下,原本干枯的法桐叶子竟多了一层灿烂的色泽。
这第二次的环境描写,用到了光线。
把这么一个环境设置好,这场面描写就变得很好写了。在这个风格强烈的环境描写中,情节可以很简单,很生活化,实际上这篇作文中所写的事情,就是“我”和老师在这个环境中的交谈,以及“我”在这个环境中的回忆和思考。
注意:
就像我在上一篇教程中所讲,在一个风格强烈的环境里,普通的情节也会变得有美感和有意义,这篇作文中的交谈、回忆和思考,因为高质量的环境描写而增加了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