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描写网描写场景博物馆内容页

描写战争的段落

2023-07-09 07:58:59 博物馆的文章 访问手机版

描写战争的段落

“1918年,这个班的最后一人也于前线阵亡。而军队指挥部战报上的记录仅有一句:西线无战事。”

在我看来,这本书毫无疑问是一部伟大的神作。作者以其细致生动的叙述技巧,对情感的敏锐精确的把握与饱含悲悯、痛苦的反思再现了德国人视角的一战时期。

我对作者具备的对文字炉火纯青的运用能力感到十分惊艳,上一本让我有这种感觉的还是《灿烂千阳》。他的创作鞭辟入里,总能把事物的真相娓娓道来,深刻切实,而又不显得晦涩高深。他对人物的描写也尤为精彩,角度很新奇,不落窠臼,寥寥几笔绘出一个生动的人物形象——“他的样子变得混淆、模糊,就像一张冲洗了两遍的底片,甚至他的声音也喑哑如灰了”。心理描写更是出神入化,我站在青年保罗的视角,感受着他疯狂的恐惧痛苦,以一种温柔而又绝望的心情怀念往昔,见证他的精神在高度紧绷的环境里一点点崩塌,斥问着他所斥问的,不解着他所不解的,注视着他送走一个个战友,最后自己死在战争即将结束前。当然这本书的成功,译者也是功不可没,是她的努力与才华让这本书得以以完满的面貌走到我面前。

这本书围绕战争展开,但是作者既没有歌颂上位者的丰功伟绩,也没有描写宏大壮阔的战斗场面,没有英雄主义,没有浪漫情怀,没有所谓理想与抱负。他将最真实、血淋淋与毛骨悚然的战争事实揭露给我们,战争,是坦克、毒气、重炮,是碎肉、腐蚀、群葬墓,是流离、死别、陨落,是母亲的思念、战友的死亡、年轻的心的腐朽、无辜之人的互相杀戮。

战争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为什么君王和将军要青史留名就草率地发起战争?我们都是一样的人,我们都有家人,我们都害怕死亡,我们有名字,我们有真切的血肉,我们有思想,我们不是一串数字里的其中之一,我们到底为什么要互相残害?

这本书几度让我动容。在保罗第一次面对战友的死亡时,他为气息奄奄的战友描绘疗养院的生活,那里有大片的田野,傍晚的日头照下来,安宁祥和,可以养鱼、散步、弹弹琴,不用再征得任何人的同意。战友听完这段话流下了泪,啊,他也不过是个刚成年的孩子!他们都是孩子,被象征着权威与伟大判断力的老师推着上了战场,而老师自己的孩子却没有入伍。这是他们对生活的第一次失望,他们见到的第一个死人粉碎了他们的信念与对老师的信任,世界观从此开始一步步坍塌。战争对肉体的折磨与对人性的摧残让他们消极、冷漠、麻木,他们与生活脱轨,难以回去适应真实的生活,他们茫然无措,不知道即使战争结束了,他们还能做什么,而战争后遗症又会长久地啃食着他们,在战场的这段日子彻底改变了他们的心境与人生。当保罗休假回家,他发现自己已经回不到入伍前那种蓬勃朝气与对未来的迫不及待的心情,无忧无虑的美好往昔,一去不复返了。

保罗蜷缩在弹坑里躲避机枪时,一个敌方的人落进了他的弹坑,为了自保,他毫不犹豫地朝这个人捅了数刀。但在这个人死后,他又感到深刻的痛苦,寂静比呻吟声更让他难以忍受。他幻想如果这个人没有掉进他所在的弹坑,那么这个人还会再活三十年,再待在自己的战壕里给妻子写信。保罗怀着巨大的愧疚取出了这个人的信夹,里面有一张女人和小女孩的照片以及几封信,他记下了这个死人的职业、名字与地址,默默承诺日后要赎罪。这个人对保罗而言不再是模糊的群体中的一部分,而是一个具体的人,一个和他一样的人。

“你是个像我一样的人,而我只想到你的手榴弹、你的刺刀、你的武器——现在我看到了你的妻子、你的脸和我们的共性。宽恕我吧,战友!我们总是认清得太晚。为什么没人告诉我们,你们跟我们一样是可怜虫?你们的母亲和我们的母亲一样为我们担惊受怕。我们同样惧怕死亡。我们有同样的死,同样的痛——宽恕我吧,战友!假如我们扔掉武器,脱去军装,你怎会是我的敌人?”我很喜欢这段话,战争不过是逼迫数千万个无辜的人为了少数人的利益而牺牲自己的一切。而身为芸芸大众,战争对我们又有什么意义呢?“世界上最聪明的头脑在制造武器和言辞,好让这一切更精妙、更持久地延续下去。”难道人类社会的进步就是制造灾难吗?

愿世界再无战争,愿逝者安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