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描写就相当于镜头语言中的近景和特写,近景或特写镜头,只出现体事物的某一部分,比如投球时的手,奔跑中的脚。这种镜头虽然内容不全,但在表情达意和情感渲染方面的力量,是极为巨大的,其力量甚至远远超过远景镜头。在文学创作中,那些最具有表现力的文字也一定是细节描写,比如在这一单元第一课,《慈母情深》中,有三处比较有特色的细节描写,“看见一个极为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凑到缝纫机板上。”在这两个镜头中就只出现了母亲的脊背和头。第二句“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这一句中只出现了眼睛。第三句“掏出一卷揉的皱皱的毛票,用皲裂的手指数着。”这最终只出现了母亲的手,甚至手都没有完全体现出来,只出现了手指。细节描写最大的好处就是能排除其他的干扰项,让读者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要描述的具体位置上。母亲的脊背、眼神、手指,无一不具有着强大的感染力,向读者诉说着她的艰辛。
细节描写当然好,但其实对于小学生来说,写出来并不容易,首先是细节对象不一定能找准确,另外是细节的信息量太少,需要放慢速度,一点一点的回忆,慢慢的写,这是这个年纪的学生比较难以做到的。但既然知道了细节描写的作用和好处,还是要以此为目标,努力前行。通过课文先让学生感受,感受到细节描写的巨大力量,这个道理讲明白了,感受到了,下一步就该说写的问题了。
只要是喜欢看小说的人,都是被类细节的描写部分打动的。这是小说的魅力所在,同时也是写作者的功力所在。其实书看多了,有很多故事情节似曾相识,那比拼的就是谁写得更传神,更真挚自然。这就像我们穿衣服撞衫了,就看谁穿得更显瘦更有气质。如果在人物的心理活动中再富含哲理性,那就更让人爱不释卷了。
我随意摘录几段我觉得写得好的句子:
得有多少因素才能组成一个人。而这个人的精神得穿过多少层迷雾,才能走上一条偏僻的,费尽心机选中的然而却是正确无误的小路,使自己终于成为今天这样的人。
他站在那头瘦小的像兔子一样的骡子子旁,人和畜牲都那么可怜巴巴,一动不动,很有耐心。(喧哗与骚动)
冷冷的狠巴巴的脸,好像用旧而不再流通的银币一般模糊,干瘪的嘴巴,配着一副尖利的牙齿。
什么工作使他这样干瘪缩小的?什么情欲把他生满小球刺的脸变成了黑沉沉的猪肝色?
总知,这家伙好比社会大磨坊里的一匹驴子,做了傀儡而始终不知道牵线的是谁。(高老头)
他有妒忌心,但对竞争并无特别兴趣。
对儿女,他虽然不乏慈爱,但仍是个坏父亲,对父母,他是个忘恩负义的儿子,对国家,是个漠不关心的公民,对兄弟姐妹,虽然亲爱,但平时很少往来对朋友,自高自大,对爱情,十分疏懒。论聪明才智,自己愚昧迟钝,对权利,毫无兴趣,对自己的灵魂,不敢正视。(赫索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