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描写网描写情感爱情内容页

张爱玲《倾城之恋》:通过描写俗世男女的婚恋,展现了一个无尽苍凉的世界

2022-04-28 09:54:53 爱情的文章 访问手机版

张爱玲《倾城之恋》:通过描写俗世男女的婚恋,展现了一个无尽苍凉的世界

《倾城之恋》是中国现代作家张爱玲创作的小说,初载1943年9月、10月《杂志》第十一卷第六期、第十二卷第一期,收入1944年8月上海杂志社《传奇》,中国大陆地区版本收录于小说集《倾城之恋》。

该小说讲述了旧派大家之女白流苏与留学海外的新派公子范柳原从最初并无交集到因香港沦陷而造就了姻缘的故事。小说通过描写俗世男女的婚恋,展现了战争与爱情交织中命运的偶然与必然,以及一个无尽苍凉的复杂社会。

内容简介

白流苏与范柳原,一个是传统世家婚姻失败的女性,一个是醉生于烟柳粉巷的新派公子,以流苏妹妹白宝络的相亲为契机第一次产生交集。范柳原请白家人去舞场,一家人呆若木鸡地坐着,只有流苏会跳舞,和他跳了两场三场。原本与白宝络相亲的范柳原,喜欢上了流苏。隔了几日,介绍人徐太太来到白公馆,说范柳原已不在上海,她还提出让白流苏随她去香港一趟,流苏答应了。到了香港,流苏见到范柳原,心里早就料到这一着。之后的日子柳原带流苏到处游玩,可连她的手都不曾碰一下,他费劲心机让流苏到香港,想让她远离世俗的流言蜚语,只想让她回到纯粹的爱上。流苏想要的是一个归宿,她觉得范柳原会和自己发生关系,自己只需让他不轻易得到,或许就可成为范太太,可范柳原迟迟没有行动。直到在沙滩上,两个人噼噼啪啪打着,笑成一片。流苏突然被得罪了,站起身往旅馆走,柳原没有跟上来。

后来,雨天的一次偶遇让两人重归于好,继续像之前一样游山玩水。直到一个午夜,电话铃声突然响起,一句“我爱你”让流苏的心狂跳不止,这是范柳原的表白,但流苏觉得爱我就应该娶我,而不是只会说漂亮话。范柳原生气了。第二天他们出去,旁人叫“范太太”时,流苏脸色难看,只有柳原叫她不要枉担了这个名号。流苏想道,他使她没法可证明他们没有发生关系,除了做他的情妇之外没有第二条路。然而她不愿迁就,便告诉柳原她打算回上海。回到家中的流苏,始终存有一丝期望,因此她无论如何得忍些时。熬到十一月底,范柳原从香港来了电报,要她过去。她清楚自己的情况,她不再年轻,加上娘家给她的压力,她不得不妥协。范柳原打算一礼拜后上英国,便租了所房子给流苏住。十二月八日,香港开仗了。未能走成的柳原返回家中,将流苏接到浅水湾饭店住下。停战后,他们回到租住的房子过日子。终于,柳原决定和流苏结婚。不久,他们回到上海。

创作背景

张爱玲在文章《关于倾城之恋的老实话》中写道,写《倾城之恋》,她想要表现的是苍凉的人生的情义。她认为小说还是不坏的,是一个动听的而又近人情的故事。她喜欢参差的对照的写法,因为它是较近事实的。《倾城之恋》里,从腐旧的家庭里走出来的流苏,香港之战的洗礼并不曾将她感化成为革命女性;香港之战影响范柳原,使他转向平实的生活,终于结婚了,但结婚并不使他变为圣人,完全放弃往日的生活习惯与作风。因此,柳原与流苏的结局,仍旧是庸俗,他们也只能如此。

主题思想

张爱玲小说中的悲剧意识根源于她对女性生存困境的清醒认识和深刻体悟,同时她也看到了女性苦苦挣扎的无奈与痛苦。而《倾城之恋》向读者展现了一幅关于女性生存的悲凉画卷。在封建专制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里,女性始终处于弱势地位,没有所谓的公平可言,她们始终扮演着依附者的角色,只能一味服从与执行,她们是时代的牺牲者和受害者。正因为张爱玲看到了女性的悲哀与无奈,她完全理解女性生存的种种艰辛,她对于女性的阴暗的一面,给予了同情和理解,她说自己写的那些人,他们有什么不好,我都能够原谅,有时候还是喜爱,就因为他们的存在,他们是真的。张爱玲在《倾城之恋》中用她独特的视角展示了旧时代里女性的生存困境。

艺术特色

“参差对照”手法

《倾城之恋》中采用了“参差对照”的手法,在人物间构成多个充满拉伸与弹缩功能的张力系统。流苏与柳原构成参照系统中的主干,流苏与萨黑荑妮为次参照系统,流苏与家人包括宝络与兄嫂则是第三层微参照系统。人物在相互对比与映衬中共同揭示了小说的主题,他们互为底色,互相映衬。流苏与柳原始终处于对照的漩涡之中,两个人来自截然不同的世界,行为、思想与处事方式也迥乎不同。流苏是封建遗老家庭的女儿,其出身决定了她的性格,小心谨慎很少与外界接触,她将婚姻视为一生的归宿与幸福之所系,婚姻的重要性胜过了一切。在与柳原的爱情纠葛中,想以婚姻换取一个安稳前途,她的底限是守好身体,这是她最后的资本。而柳原是一个新派人物,是情场与生意场上的高手。他讲究爱情,讲究生活的情调,他既有逢场作戏的本事,也有执著顽强的个性,完全进退自如、游刃有余。他从不想把婚姻当作一种保障,他认为爱情能否得以实现,与婚姻无关。

非封闭性回环结构与反高潮

小说是一种非封闭型回环结构,呈开放性圆形。流苏从上海白公馆的家中赴香港会柳原,经过一番明争暗斗之后又落寞地从香港返回到上海,然后又从上海至香港,与柳原继续投入恋爱并最终结婚,这是一个去—回—去的过程。柳原与流苏结婚后,作者又看到了这场婚姻的暂时性与不稳定性,所以她说“够他们一起生活个十年八年的,”那么十年之后如何,前途令人堪忧。当柳原厌倦了流苏,毕竟他们有着性格差异与迥然不同的文化背景,当流苏也厌倦了柳原的浮华与浪荡,那么这场婚姻的终结便近在眼前了,可能还是流苏由柳原身边返回上海或走向另一个男人,继续下一个循环。这个过程不是已经实现的,而是半真半假、半虚半实的,它可以想像、可以推理。所以,去与回的过程构成了一个带有往复性的回环,它不是封闭的,因为小说结尾于团圆的婚姻,不能断言十年后的结果。但第二个“去—回”的循环有着现实性和可能性。

作品影响

1944年12月,张爱玲将该小说改编成舞台剧于上海新光大戏院公演。1983年,由导演许鞍华执导的电影《倾城之恋》上映。2006年,《倾城之恋》的新派话剧版本登陆舞台。2009年3月,根据该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倾城之恋》播出。

作品评价

翻译家、评论家傅雷:一个“破落户”家的离婚女儿,被穷酸兄嫂的冷嘲热讽撵出母家,跟一个饱经世故,狡猾精刮的老留学生谈恋爱。正要陷在泥淖里时,一件突然震动世界的变故把她救了出来,得到一个平凡的归宿。一整篇故事可以用这一两行包括。因为是传奇(正如作者所说),没有悲剧的严肃、崇高,和宿命性;光暗的对照也不强烈。因为是传奇,情欲没有惊心动魄的表现。几乎占到二分之一篇幅的调情,尽是些玩世不恭的享乐主义者的精神游戏;尽管那么机巧,文雅,风趣,终究是精练到近乎病态的社会的产物。……美丽的对话,真真假假的捉迷藏,都在心的浮面飘滑;吸引,挑逗,无伤大体的攻守战,遮饰着虚伪。男人是一片空虚的心,不想真正找着落的心。总之,《倾城之恋》的华彩胜过了骨干;两个主角的缺陷,也就是作品本身的缺陷。 

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教授许子东:第一,这个小说改写或者说颠覆了五四以来爱情文学所谓“男教女”甚至是“男救女”的一个启蒙模式。第二,这个小说又改写了通常爱情文学男女一见钟情,然后共同对抗外界社会压力的故事格局。这是一个与众不同的恋爱故事,一场别具一格的男女战争,它是(又不仅是)男女之间的较量、打仗。两性之间的隔阂、成见、偏见,导致男女战争旷日持久,将来还会不断地演化。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张爱玲在《倾城之恋》里处理了一个非常世俗的题材,可是她的处理方法非常别致。《倾城之恋》就是从男女不同的需要出发,最后找到了共同点。女的寻找“长期饭票”,却也找到了真情;男的从情色游戏出发,最后找到了自己的家庭。这太理想化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