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艳阳高照,云淡风轻,秋姑娘带着祝福向我们款款走来。田野里的作物成熟了:高粱醉红了脸,大豆裂开了嘴,谷子笑的弯了腰,玉米叶子黄了,籽粒饱满。秋天是丰收的。山后的果香,村边的菊黄,农民笑容挂在脸上,秋天是美丽的。秋姑娘用她自己的画笔,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山村丰收风景图。
田间收割机轰鸣,拖拉机、小四轮奔跑不停,农业机械化收割提高了效率也解放了农民。收割机的短板是对刮风下雨倒伏的庄稼无法收拢其中,撒落最严重的是豆子。小部分人抽空收拾回去,大部分农民忙于打工觉得把时间用在这里不合算,耽误他们半天工夫就能买回几十上百斤的豆子。他们算的是经济账,所以不管不顾。我们看在眼里痛在心上,就利用早晨和傍晚比较凉快的时间去拾豆子。
第一天天刚蒙蒙亮我和老伴带了个食品袋就出发了,晨雾还没有散去多少有点寒意,裸手捡豆子既手冷又有泥土粘在手上,而且豆秧茬子不时地扎手,效率低下。手是既冷又痛还满手泥巴,非常不舒服。开始只是捡能看见撒落在地的豆粒,老伴偶尔发现豆秧子下面还覆盖有豆子。这个新发现让她很高兴,就像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一样赶紧告诉了我。我们就顺着遗留有豆秧子的地方往前搜索,裸手扒拉还是那个问题,豆秧子扎手。随着太阳的升起雾气变露珠,泥巴就更多,捡起来很不方便。我们干脆回家准备下午再来。
我们带着果实高兴地回去了,过了一下秤每人拾了一斤豆粒,还有少量的豆角角。觉得要算经济账确实不值,2斤豆子能卖多少钱,最多也就5-6元,两个人每人用时一个小时,人工再不值钱也不是一小时3元钱。俩人讨论了半天觉得难怪农民宁愿撒落地头也不捡回,确实不划算,决定下午不去了。
不知不觉太阳西下天气渐渐凉下来了,我们又想起了地里撒落的豆子,觉得虽然不值钱,但是心里痛。于是我们就总结了一下教训,戴上遮阳帽、手套、小镰刀,小竹篮子继续拾豆子。我们分工合作,我在前面用小镰刀把豆秧子扒开暴露出散落的豆子,老伴在后面捡。闲暇之余我就把豆角剥开收好豆粒,被老伴发现后训斥了一顿,“你在地里能剥多少,把有限的时间用在捡豆粒上,带豆角的秧子我们回去的时候带回慢慢剥。”我开始还抬杠说“不要看见我捡的豆子少,但是回去没有麻烦,可以直接晒晒装起来。”嘴上硬撑着但心里还是接受她的劝说的。太阳很快就落山了,我们带着收获的成果,欣赏着夕阳晚霞的美景回家了。
有了经验了,信心也满满的,我们接连五天拾了豆子5.60斤,非常满意。我们觉得捡起来的不仅仅是几十斤的豆子,更是爱惜粮食的传统美德。总结这几天的收获发现,第一天早上人受累,效率低;下午人轻松,收获多。同时也悟出一个道理:做任何事情都要事前做好规划,想到可能发生的问题,事中不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持续改进 ,就能办好一切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