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最不能辜负的是亲情,这十二首古诗词带你感受人间亲情的美好
“百善孝为先”父母是我们最大的恩人,不仅给了我们生命,而且无私地养育我们。我们可以用很多语言来表达对父母的爱,我们也可以用一首诗来寄托对父母的关怀。
古人喜欢寄情于诗句,也有很多描写亲情的诗词。下面就让我们来欣赏一下这十二首赞美亲情的诗词,感受古人那真挚的感情表白。
一、《游子吟》——唐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赏析:这首感人肺腑的诗,应该是我们接触最早也是最熟悉的唐诗。此诗作于溧阳。早年的孟郊,四处漂泊,孤苦无依,一生穷困,年过半百,才谋得溧阳县尉这个卑微之职,终于结束了一直漂泊流浪的生涯。孟郊是个大孝子,他亲自将母亲接到身边,于是这首诗也叫《迎母溧上作》。
孟郊仕途不得志,饱尝世事艰辛,看尽世态炎凉,但唯有母亲一直在牵挂自己,直到此时才明白亲情的可贵,还好此时尽孝未晚,于是写出这首发于肺腑,感人至深的诗,寄托游子对母亲深深的爱。
二、《蓼莪》——先秦 佚名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瓶之罄矣,维罍之耻。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南山烈烈,飘风发发。民莫不穀,我独何害!南山律律,飘风弗弗。民莫不穀,我独不卒!
赏析:“百善孝为先”子女孝敬和赡养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实际也是人类社会必须尽到的道德义务,而此诗则是以充沛情感表现这一美德最早的文学作品,对后世影响极大。此诗写出诗人面对双亲离世而生发的极其悲痛之情,也抒发了无法赡养父母,陪其终老的悔恨。给后人的启示其实就是避免:“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
三、《燕诗示刘叟》——唐 白居易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
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
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孜。
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
觜爪虽欲敝,心力不知疲。
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
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
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树枝。
举翅不回顾,随风四散飞。
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
却入空巢里,啁啾终夜悲。
燕燕尔勿悲,尔当返自思。
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
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赏析:这首诗中准确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其中有:绘声——索食声孜孜,借代——黄口,对比——母瘦雏渐肥,对偶——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拟人——声尽呼不归,呼告——燕燕尔勿悲。通过描写双燕辛劳抚育幼燕的过程,深刻传达出父母养育子女的艰辛与无私,表达了对父母辛劳养育之恩的感谢与对父母无私奉献精神的赞美歌颂。
四、《豫章行》——唐 李白
胡风吹代马,北拥鲁阳关。
吴兵照海雪,西讨何时还。
半渡上辽津,黄云惨无颜。
老母与子别,呼天野草间。
白马绕旌旗,悲鸣相追攀。
白杨秋月苦,早落豫章山。
本为休明人,斩虏素不闲。
岂惜战斗死,为君扫凶顽。
精感石没羽,岂云惮险艰。
楼船若鲸飞,波荡落星湾。
此曲不可奏,三军鬓成斑。
赏析:上元760年,李白居住豫章。当时安史之乱余孽仍然在骚扰河南等地,当地官兵艰苦地进行平叛战争。吴地人民应募从军、奔赴战场的悲壮情景,深深触动了李白,因此有感而作此诗。诗中描写的场景,令人动容,战争的残酷无法估计,父母亲眼送别儿子前往战场,此一别,或许是最后一面,悲痛欲绝的父母。诗人通过细致的描写,既表达了对出征战士寄予同情和希望,鼓励他们英勇作战,也表达出父母对子女的关爱之情。
五、《石壕吏》——唐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赏析:《石壕吏》是现实主义的诗作,是杜甫的代表作,诗中描写差吏到石壕村乘夜抓人充军,不放过连年老力衰的老妇的故事,批判残暴的官吏和黑暗的兵役制度,对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的苦难深表同情。征兵劳役使得亲人分离,父母亲自看见孩子被抓充壮丁,内心是十分伤痛的,但无可奈何。人间真情在此诗体现的淋漓尽致。
六、《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唐 孟浩然
十五彩衣年,承欢慈母前。
孝廉因岁贡,怀橘向秦川。
四座推文举,中郎许仲宣。
泛舟江上别,谁不仰神仙。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描写诗人在送别友人张参参加考试,并且顺便看望父母的所思所想。表达了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谢,勉励友人即使盛名显赫,为官富贵也不能忘了要侍奉双亲,这才是为人之道,才能配得上“孝廉”二字。
七、《渡辽水》——唐 王建
渡辽水,此去咸阳五千里。
来时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
亦有白骨归咸阳,营家各与题本乡。
身在应无回渡日,驻马相看辽水傍。
赏析:贞元年间,王建曾在幽燕一带度过了十多年的戎马生涯,对边疆战士的生活极为熟悉,十分同情他们的痛苦,深刻地揭示了唐代对外战争给广大劳动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父母与儿子、妻子与丈夫、小孩与父亲的生离死别,正是源于统治者的这些对外侵略战争。
八、《画地学书》——宋 欧阳修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冠,嶷然有声。
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
赏析:这篇短文,其实是欧阳修的自传。诗中交代了自己的家世,以及自己生平所见所闻。文字很短,但把自己的一生重要的事情都囊括其中了。其中值得感动的就是欧阳修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亲自教导欧阳修,才能使他学有所成。表达出作者对母亲的感谢与怀念之情。
九、《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宋 陆游
风怒欲拔木,雨暴欲掀屋。
风声翻海涛,雨点堕车轴。
拄门那敢开,吹火不得烛。
岂惟涨沟溪,势已卷平陆。
辛勤蓺宿麦,所望明年熟;
一饱正自艰,五穷故相逐。
南邻更可念,布被冬未赎;
明朝甑复空,母子相持哭。
赏析:陆游一生坎坷多艰,在朝有权者的排挤和潦倒不堪的生活境遇并没有击垮他,使他更加坚定自身的信念,不与朝廷权贵同流合污。他通过本诗对比控诉了那种贫富悬殊、苦乐迥异的不合理现象,全诗刻画贫穷人家母子相依为命的场景,令人震惊,亲情的可贵令人动容。这种对现实的细致刻画,大有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遗风。
十、《墨萱图·其一》——元 王冕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赏析:灿灿的萱草花,生在北堂之下。南风吹着萱草,摇摆着是为了谁吐露着芬芳?慈祥的母亲倚着门盼望着孩子,远行的游子是那样的苦啊!对双亲的奉养每天都在疏远,孩子的音讯每天都不能传到。抬头看着一片云林,听到慧鸟的叫声思念起来至此很是惭愧。这是一首怀念亲人,感情真挚的诗。
十一、《别老母》——清 黄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赏析:用情极深是本诗最大的特点,缠绵悱恻,抑郁愤慨的感情,写得真挚深切,使读者极受感动,深有体会。语言的清切,诗人擅长白描手法,诗中没有漂浮陈旧语词,句句真切,一股清新迥拔之气,跃然笔端。在诗词的情调上,音调极佳,诗人让音调和内容紧密配合,悠扬深远,感人至深。站在老母亲的角度上来写这首诗,抒发母亲的不舍之情以及一种无奈的情怀。
十二、《岁暮到家》——清 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赏析:这首诗用朴素的语言,细腻地刻画了久别回家后母子相见时真挚而复杂的感情。母亲爱子女的心是无穷无尽的,神情话语,身临其境,游子回家,作为母亲自然高兴。诗句虽然直白,却意蕴深重,体现母亲对自己的十分关切、爱护,让所有游子读后热泪盈眶。全诗朴实无华,感情真挚,既有母亲对子女的关爱,也有儿女对母亲的关心。
每一首诗都饱含着浓浓亲情。“父母在,不远游”或许有的人不认可,但在外打拼的游子,要记住,这个世界上唯一不看你财富,不看你长相,无私对你好的就是你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