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描写网描写场景景色内容页

景物描写小秘笈|月亮代表你的心

2020-07-01 08:04:51 景色的文章 访问手机版

景物描写小秘笈|月亮代表你的心

编者荐语:

清代大学者王国维先生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如何做,才能让景物替我们传递心声呢?

以下文章来源于玫子爱写作 ,作者玫子

玫子爱写作

跳着舞过平凡的日子,使我飞翔的是文字的光芒、孩子的眼神、美好的相逢……

“你问我爱你有多深,爱你有几分。你去看一看,你去想一想,月亮代表我的心”——少年,听过这首歌吗?

在善于表达的人笔下,月亮可不是普普通通的月亮哟,它可是会传情解意的好帮手呢!

清代大学者王国维先生也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那,如何做,才能让景物替我们传递心声呢?

          调动多种感官

想要笔下的景物会说话,抓住自己的感觉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要抓住印象,把自己和景物接触时候的情形充分表达出来。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眼睛怎样看见就怎样写,耳朵怎样听见就怎样写,内心怎样感念就怎样写”

来看朱自清先生著名的《荷塘月色》片段: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叶如舞女的裙”“月光如流水”……把视觉的印象捉住了;“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把嗅觉和听觉合二为一;“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峭楞楞如鬼一般”,把心理上的微妙感觉捉住了。

 

忠实于自己的感觉,努力地捕捉它,还原它,就是了。对吗?

再来看这个片段:

我扑向七月的清晨,深深地呼吸着青海湖甜润的空气。瞬间,我惊住了......那草滩的绿,绿得娇嫩,那菜花的黄,黄得蓬勃,而那湖水的蓝,又是蓝得多么醉人啊!......晶莹的雨珠落在草丛里,花瓣里,湖面上,也滴在我的脸颊,冰冰凉凉,舒舒爽爽。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数一数,上面这段话,作者加入了哪些感官的描写?甜润的味,各色的看,冰凉的“触”,醉人又舒爽的内心感受……

看,在景物描写中,加入多种感官,充分运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表达更鲜活,语意更丰满。

         穿插人的活动

单单写景,缺少人物,景物也会显得呆板无趣。我们写景的目地,并不仅是介绍景物的属性,而是要让景物代替我们说话。所以,写景时,可以适时穿插人物的活动。

一起来欣赏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一段景物描写:

路旁旅馆的屋顶上,加油站门前的场地中,一切已显露出盛夏的景象。一台台崭新的红色加油泵蹲在灯的光圈里。我回到西卵村的住所,把车开进车棚,在院子里一台被弃置的割草机上坐了一会儿。夜风已经不见踪影,留下的是一个鼓噪而明亮的夜晚,树上不断有翅膀拍打的声音,大地的风箱扬起青蛙的热情,它们鼓足气力奏出绵延不断的风琴声。一只猫的身影在月光下摇摆前行,我转过头去看它的时候,发现自己并非独自一人。五十英尺之外,有个人从我隔壁豪宅的阴影中走了出来。他站在那儿,双手插在口袋里,仰望着夜空中的银色繁星。他悠然自在的举止和双脚踏在草坪上的稳健姿态让我看出,这就是盖茨比本人。他走出来看看,我们头顶的天空哪一片是属于他的。

发现了什么?哪些地方呈现了景物和人物活动的“穿插”?

——在景中自然地写到人,写人的活动,又自然地写到景:人在观察景,景在打动人,人与景完美融合,这样的景色才会说话啊。

看完了大师的,再来看个小学生作文片段:

再往里走,就是一座巨大的湖。湖水真静啊,静得仿佛是一面硕大的铜镜,也许是哪位仙子不小心掉落人间的吧;湖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水底的沙石和水中嬉戏的游鱼;湖水真绿啊,绿得就像是被绘画大师刚刚渲染了浓绿。我情不自禁地伸出手去,轻轻拨动这没有丝毫波纹的水面,身体里的全部躁热瞬间就被吸进湖水里了,只感觉神清气爽,舒服极了。

 

忽然,一阵悦耳的音乐响起,湖上的音乐喷泉开始喷水了。只见那喷泉随着音乐舞蹈:一会儿纵身一跃,直升云霄;一会儿纷纷下落,如飞天袖间洒落的花瓣朵朵;一会儿组成心形的图案,让l人感到温暖无限;一会又变作小孩的手掌,像是在探寻,探寻知识的奥秘……我似乎也成了喷泉中的一个,一会儿跳蒙古舞,一会儿又跳孔雀舞,一会儿跳起锅庄,一会儿又走起太空步……音乐喷泉停了好一阵子,我才从这种状态中清醒过来。

写完湖水清凉碧绿,小作者加入自己的切身感受:身体里的全部躁热瞬间全被吸走;写音乐喷泉之美,写着写着,自己也变成了一个喷泉……

景中有人,人中有景,这样的融合让人与景不分彼此,“景”自然而然地写活了。

         少用形容词和副词

想要“月亮代表我的心”,得让月亮的清辉朗照人心,别被星星、云朵干扰了注意力。

景物描写,聚焦的对象也是景物本身。描写时虽然可以用形容词和副词,但一定要少用,尤其避免用到那些大而空的词。

比如“美丽”“高大”这样的形容词,“非常”“特别”这样的副词,如果在描写的时候拿来用,效果非常一般。为什么?不具体啊!你用得再多,别人得到的也只是一个粗略的虚泛的印象,没有实实在在的感受。

你看朱自清先生的《春》: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百上千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的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啥叫具体?这就叫。通篇你也找不到几个形容词和副词,却能用文字在你的眼前铺开一幅春天的画卷。

这样的文字看多了,你一定会慢慢明白:啊,原来描写就是这样的!

再看同学们喜爱的俄国作家普里什文在其代表作《大自然的日历》中的一段描写:

太阳上山之前,但见明月悠悠,向西坠落——比昨天显得远多了,竟没有在化了冰的水面上倒映出来。

 

太阳时而露脸,时而被浮云遮住,你满以为要下雨了,然而始终不下。天却暖和了起来。

 

昨日热烘烘的阳光还没有把新结的冰融化净尽,留下两条薄薄的晶莹的冰带,如同宽宽的饰绦,镶在河的两岸;碧绿的流水泛起涟漪,惹动着那薄冰,发出像孩子往上扔石子的声音,又像有大群鸟儿叽叽喳喳地横空飞过。

 

水面有几处昨天留下的薄冰,好似夏天的品藻,红嘴鸥游过,留下了痕迹,从岸上孩子手中逃脱的野鼠跑过,却无半点塌陷。

月落日升、冰雪消融、流水潺潺、薄冰无痕……大自然的万般神韵,都藏在作者的“工笔细描”中。

没有抽象的表达,只有具体的描写,细微之处见真淳。

少年,让景物会说话,不难——跟着“感觉”走,紧抓住“人”的手,拒绝没用的“大词儿”,回归细节的真实。

欧了。

这招学会了,那可不得了。何止是月亮代表你的心,那可是“一草一木都关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