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写作文:怎样描写
作文,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表达。任何人都有表达的欲望,都想获得公众言说的权力和能力。因此,从人性角度看,任何人都有写作的冲动,言说的欲望!
那为什么经过我们语文老师的正规教学,反而不少人失去了表达的欲望,失去了写作的冲动呢?那是因为我们语文老师总是把孩子的习作与名家的文章作比较,必须主题鲜明、内容具体、文采飞扬!换句话说,绝大多数老师都写不出名家一样的文章,凭什么要求初学习作的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按照名家经典的文章高度对照要求呢?为什么不能降低要求,首先激起孩子的表达欲望呢?为什么批改习作时,不着眼在孩子作文中的闪光点呢?哪怕是一句经过老师修改的好词好句呢?
孩子费了很大的劲,到了老师手里,一通挑错,贬低的一无是处,别说是孩子,就是成人也受不了。三五回之后,孩子们哪还有写作文的冲动呢?作文批改,需要语文老师带着放大镜去阅读,从通篇废话中找出闪光点,找出激起孩子继续表达的欲望!就像蹒跚学步的孩子,需要父母的鼓励,而不是父母的责怪,更不是父母教给孩子走步的方法。顺拐又怎样?跌倒又怎样?经历过几次失败又怎样?在父母的鼓励下,最终孩子们没有正规体育老师的教导,也都会走步。
习作也一样,只要会说话,就该会写作。把口头语言转换成书面语言哪有那么难?废话多了,又怎样?错别字多了,又怎样?文不通字不顺,又怎样?谋篇布局不好,又怎样?语言不优美,又怎样?毕竟,孩子们愿意学作文。写了一堆的文字,老师能看懂大概意思就可以了!从小作文挑出闪光的点,才量语文老师该干的活!才是彰显语文老师的水平!一个鲜活的词语,一句生动的句子,一段结构严谨的文采飞扬的自然段,一篇主题鲜明、内容详实的小文章,都是我们语文老有理由可以大书特书,予以重点表扬的闪光点。学优生的一篇好作文和学差生的一个好词语或者好句子,从学生角度看,都是孩子们智慧的结晶,都应该给予表扬。从而,激发孩子们持续写作文的动力。
有了写作文的动力之后,才是点滴向学生渗透写作的方法,慢慢养成规范写作的能力。文无定法,贵在得法。
怎样描写场面。首先,请同学们看下面一段文字:
阅兵式完毕,已经是傍晚的时候。天安门广场上灯笼火把全都点起来,一万枝礼花陆续射入天空。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群众游行就在这时候开始,游行队伍分东西两个方向出发。他们擎着灯,舞着火把,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中央人民政府万岁!”他们一队一队按照次序走,走过正对天安门的白石桥前,就举起灯笼火把,高声欢呼“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毛主席在城楼上主席台前边,向前探着身子,不断地向群众挥手,不断地高呼“人民万岁!”“同志们万岁!”(摘自《开国大典》)
这段文字中运用的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作文手法:场面描写。
场面描写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它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故事情节的展开、感情与情绪的渲染,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那么,场面描写究竟指的是什么呢?
场面描写是对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动态画面所作的描写。它所表现的是特定场合中的人物、环境和情节的综合。如上面我们引用的一段文字中,描写的就是开国大典上的一个场面。空中礼花绽放,地上人潮涌动,人们在高呼万岁,整个天安门广场一片沸腾。有人物、有环境、有情节,其中还有特别突出的人物:毛主席。毛主席的活动构成这个特定的喜庆场面中的重点。
场面描写既然是对特定场合中的人物、环境和情节的综合描写,它就具备了描写中的三要素:场面中的人、场面所处的环境以及在这个环境中展开的情节。那么,正确处理其中人物、环境、情节之间的关系,也就成为场面描写最基本的技巧。
人的活动。场面描写离不开人,更离不开人物的活动。试看上文,整个天安门广场上的热烈、振奋的气氛正是由于其中在兴高采烈地进行庆祝活动的人烘托起来的。假如我们试着去掉其中的人物活动,那么,不论用多少形容词来描述,那一派热烈的、昂扬的场面也不可能真切地出现在我们面前。
环境和情节。特定的场面必定是发生在特定的环境中的,具有特定情节的。所以,场面描写的另一个着眼点就是场面所发生的环境及其中的情节。上文是对开国大典中的群众游行所作的一个场面描写,这次游行发生的地方是天安门广场,是千万朵礼发齐放的天安门广场,这个特定的环境也就决定了这是一次喜庆的游行。尤其是人群通过“正对天安门的白石桥前”,人们“举起灯笼火把,高声欢呼‘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毛主席在城楼上主席台前边,向前探着身子,不断地向群众挥手,不断地高呼‘人民万岁!’‘同志们万岁!’”时,整个气氛也被托向了最高潮。
动态。场面描写所要注意的极重要的一点是:动态。场面中的人、情节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只有这样,这个场面才是有声有色的。
有的场面描写以刻画人物为主,或勾勒,或描摹,或衬托,以各种方法让人物形象在场面中鲜活起来;有的场面描写则偏重于情节的制造,或造成悬念,或预设伏笔,或制造冲突,从而帮助主要事件的发展;有的场面描写则刻意渲染、烘托气氛,以展示特定的心理活动或特定事件。但无论哪一种场面描写,都要学会截取场面。从而做到点面结合,重点突出。
截取场面是个长期观察积累的技巧。在写作中,所选取的场面中,既要有对整个环境的概括,又要有特定的环境要素和人物活动,既要有“大”的环境,又要有“小”细节,从而将整体描述与细节刻画综合运用,做到点面结合、宾主分明,才能写出场面的丰富和动态,从而更好地为文章的主题服务。
【范文赏析】请看下面一段描写:
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路那样长,人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佩着白花,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的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一对青年夫妇,丈夫抱着小女儿,妻子领着六七岁的儿子,他们挤下了人行道,探着身子张望。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引自《十里长街送总理》)
【赏析】这段场面描写中,“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路那样长,人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佩着白花,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的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是对面的描写,是总的交待。而对老奶奶、青年夫妇、红领巾的描写,则是“点”的突出。整个场面中,既有环境的描摩,又有情节的渲染,更有人物的特定的活动,点面结合、富有层次。为全文的哀悼、悲痛气氛作了很好的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