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描写系列
小学生作文以记叙文为主,记叙文就是写人写事。一般来说,写人离不开写事,换言之,写事离不开写人,因为事情是人做的,事件的起因、发展都和人的活动紧密联系,人物的言行举止一颦一笑都需要在事件过程中体现,只有把人物放进具体事件中,才能准确刻画出包括内心世界的整体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除了用事件来塑造人物品格、性情、处事态度之外,还需要外貌、神态、动态、语言及心理活动描写进行辅助,这样刻画的人物形象才能栩栩如生,让读者如见其人,这需要我们下苦功进行学习和练习。
今天我们先从外貌描写开始学习:
一、外貌描写。
所谓外貌,就是一个人的长相及穿着打扮。外貌是给人的第一印象,年轻人谈恋爱说的一见钟情,就是被对方的外貌所吸引。所以,好的外貌描写可以让读者一眼就能留下深刻印象。通过一个人的长相和穿着打扮,可以初步判断出一个人的民族、学识、身份、职业、家境、性情和品德修养。
粗浅的来看,比如农民的特征是皮肤黝黑粗糙的,平时劳动走惯了田间小路,即使走在平整的大街上,脚步也显得有些踉跄,由于经常要挑担扛物爬山蹬车,小腿肌肉更发达一些,头发也不会在意管理,显得比较凌乱,眼神卑微空洞,缺乏自信,腰杆也没那么挺拔,手指甲是黑黑的,裤裆的拉链很多时候都是开着的……教授学者艺术家皮肤普遍细嫩白皙,举止优雅,眼睛透着自信,神情不卑不亢,淡定从容,谦和有礼,发型大方,衣着整洁……军人精神矍铄,目光坚毅,身姿挺拔;阳光正气,一般是平头短发,步态矫健……流氓混混发型非主流,焗红染绿,纹身夸张,贼眉鼠眼,走路大摇大摆,眼神却猥琐涣散,东张西望……
当然我们不能以貌取人,万事都没有绝对。我上面的说法只是举例,存在偏颇。所谓文无定法,意思就是说写作没有固定的方法,需要创新,不能别人怎么写咱们也怎么写。在描写人物形象的时候也不能千篇一律,不必像抗战电影一样把汉奸一律描写成“中分头”把日本鬼子描写成“鼻下黑”,因为时代在变,生活也在变,人的审美意识也变得更加多元,我们在描写人物穿着打扮上也需要融入新的元素。
但是描写人物外貌必须抓住人物特点,这一点是必须肯定的。不然你写你爸爸有两只眼睛,两只耳朵,一个鼻子和一张嘴巴,可有谁的爸爸是长了两个鼻子三张嘴巴呢?如果不善于抓住人物特点来描写,人物形象是模糊的,是不生动不鲜明的。
世界上没有两片长得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长得完全一模一样的人,哪怕是双胞胎,也不会一模一样,不然双胞胎的爸爸妈妈怎么辨认呢?那么如何去抓住人物特点呢?
1、真实人物的描写。比如写爸爸妈妈,写身边的亲人朋友老师同学,这就需要我们仔细去观察,抓住一个人的特征,特征就是指这个人和其他人长得最不同的地方,比如特别胖或特别瘦或特别高或特别矮,脸特别大或特别长,眼睛特别大,眼白特别多,嘴唇特别厚等等。抓住特征后,我们再适当地把特点放大,就像漫画一样。漫画里的人像画起来简直就是巨丑甚至不像人,很多夸张的漫画作品在现实中几乎找不到长成那样的人,但是我们一看头像又能一眼就认出这个人就是谁。为什么呢?因为漫画就是抓住人物特点并进行放大来表现人物外貌的,这个在我们写作中是非常值得借鉴的。
图片图片
说起夸张,让我想起苏东坡和苏小妹相互戏谑的两句诗:因为苏东坡妹妹的额头长得有点凸,有一次苏东坡见妹妹从闺房出来,心生一念要戏谑一下妹妹,就顺口编了两句诗:“香躯出房三五步,额头已到画堂前”;而苏小妹也是个才女,因为苏东坡的脸生得比较长,苏小妹毫不客气地反唇相讥:“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还在腮边流”。通过极度夸张的两句打油诗,把兄妹俩的长相特征表现得非常鲜明。
老舍在《四世同堂》里描写井田这个人物形象也很有意思:“井田是个小个子,而肚子很大,看起来就像个会走路的泡菜坛子”。还有另一篇文章里看见过老舍先生是这样描写一个秃顶的络腮胡子外貌的:“此公长得一头的好脸,一脸的好头发”,一句幽默的描写,让读者在忍俊不禁中把这个人物外貌活灵活现的印在了脑子里。
2、虚构人物外貌的描写。我在前面《虚实相生作文法(一)》中说过,写文章的素材是可以虚构的,那么在虚构的文章中,人物当然也是虚构的,虚构的人物外貌就可以根据你要塑造的这个人物性格、喜好、脾气以及这个人物在你文章中的角色身份来自由大胆的刻画了。
比如《西游记》中的师徒四人,外貌特征都是根据人物身份、性格来塑造的:唐僧是西天取经的领队,也算领导,而且他是个出家人,善良仁慈,所以作者吴承恩是这样描写唐僧外貌塑造人物形象的:“丰姿英伟,相貌轩昂。齿白如银砌,唇红口四方。顶平额阔天仓满,目秀眉清地阁长。两耳有轮真杰士,一身不俗是才郎。”而《水浒传》中,作者施耐庵塑造的黑旋风李逵是一个野蛮、疾恶如仇、脾气火爆、性子急躁、头脑简单、直率、愚忠的人物形象,所以作者是这样描写李逵外貌的:“黑熊般一身粗肉,铁牛似遍体顽皮。交加一字赤黄眉,双眼赤丝乱系。怒发浑如铁刷,狰狞好似狻猊。”如果把西游记中的唐僧与水浒传中的李逵两个身份和性格迥然不同的人物外貌描写交换一下,把唐僧写成李逵的凶悍狰狞,把李逵描写成唐僧的眉清目秀唇红齿白,那就不像话了。
写人物作文就需要塑造人物形象,写人物形象除上文说过的外貌描写外,还需要人物神态、语言、动态、心理活动等描写,通过多方位人物特点的刻画,才能塑造出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
二、人物神态描写
神态就是人物的神情、表情,是人的一种接收外部信息的自然反应行为。不同性情不同修养的人物在遇到不同事件不同经历,各种感官接收到不同信息的时候,脸部都会自然出现不同的动作和变化。痛苦、幸福、愤怒、恐惧都会呈现不同神态;吃到巨酸、巨辣、巨烫都会外化到脸部表情。
脸是人类感情的晴雨表,我们常说“相由心生”,就是指神态与人物的思想感情密切相关,内心活动常常通过人的脸部表现出来,就算“不动声色”“故作矜持”的本身也是一种表情。通过人物神态细微变化的描写,可以呈现人物对应文章内容中所发生的事情的态度,从而表现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品格。
一个人心里高兴时,往往就喜上眉梢;内心得意时,就眉飞色舞,心里担忧时,满脸愁容,内心痛苦就双眉紧皱。要写好人物的神态,就要仔细观察人物神态的细微变化,比如笑有很多笑法,有眉开眼笑,有莞尔一笑,有回眸一笑,有嫣然一笑,有哭笑不得,有啼笑皆非,有似笑非笑,有强颜欢笑,有皮笑肉不笑,有不怀好意的笑,有微笑,有傻笑,有坏笑,有奸笑,有狂笑……微笑是反映发自内心的喜悦或表示对某件事情的认可和赞赏,歪着嘴笑是表示心怀鬼胎,不怀好意,张大嘴哈哈大笑既表现人物豪爽的性格,也表现人物高兴开心。可见只有观察清楚各种神态的特点,才能在描写神态中反映不同的意义。
在这里举几个例子:
1、奶奶一脸的慈祥,笑起来时眼里藏着满满的爱意,温暖如春风。
2、爷爷笑起来下巴颏⾼⾼地翘起,因为嘴⾥没有⼏颗⽛了,嘴唇深深地瘪了进去。
3、除⼣晚上,⼉⼦孙⼦都来到她⾝边,她满脸皱纹都舒展开了,就像盛开的菊花瓣,每根皱纹⾥都洋溢着笑意。
4、她的⼤眼睛含笑含俏含妖,⽔遮雾绕地,媚意荡漾,⼩巧的嘴⾓微微翘起,红唇微张,欲引⼈⼀亲丰泽,这是⼀个从⾻⼦⾥散发着妖媚的⼥⼈,她似乎⽆时⽆刻都在引诱着男⼈,牵动着男⼈的神经。
5、他咧开大嘴,露出满嘴不怎么整齐的黄牙,浅浅的笑声从喉咙中发出,仿佛他正在暗中策划些什么不该做的事情。
6、婉凌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不过这笑容并不舒展,就像一朵花被装在玻璃瓶子里,虽然开放着,却被看不见的四壁挤得皱缩起来。
7、水娥说这话的时候笑吟吟的。水娥的笑像一朵花,那么好看,伸手就能摘下来。
8、还在大门外,罗想农就听到院子里一阵接一阵的水花四溅般的笑声。隔着一堵院墙,笑声仿佛是湿淋淋地泼在地上,又晶莹剔透地弹跳起来,随着空气和清风四处飘散。暮春的正午,一个女孩子在咫尺之外如此青春飞扬地大笑,罗想农的心里不觉轻轻地漾了一漾,有一种清凉甘甜的滋味回旋起来。
在神态描写中,尤其要写出人物的眼神。鲁迅先生说:“要极俭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出他的眼睛”。眼神有愤怒有鄙夷,有疑惑有迷茫,有漠然有呆滞,有目空一切有柔情似水,有炯炯有神有冷眼旁观,有脉脉含情有目不斜视……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神是一个人内在精神状态的集中反映,眼神刻画更是我们欣赏文学作品的一把金钥匙。
我们来看一看鲁迅在《祝福》中对祥林嫂的三次眼神描写:
鲁迅第一次见到祥林嫂时,祥林嫂第一次来到鲁镇的情形: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卫老婆子叫她祥林嫂,说是自己母家的邻舍,死了当家人,所以出来做工了。四叔皱了皱眉,四婶已经知道了他的意思,是在讨厌她是一个寡妇。但是她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便不管四叔的皱眉,将她留下了。
“顺着眼”是祥林嫂此时的眼神状态。我们有个词,叫做“低眉顺眼”,低着眉头,两眼流露出顺从的眼神。形容祥林嫂顺从的样子。祥林嫂“顺着眼”显示出她作为一个底层劳动妇女的卑微姿态。
第一次来到鲁镇的祥林嫂,最终被婆家人抓回去改嫁了。鲁迅第二次见到祥林嫂时,已经是几年以后。鲁迅第二次写到祥林嫂的眼神:但有一年的秋季,大约是得到祥林嫂好运的消息之后的又过了两个新年,她竟又站在四叔家的堂前了。桌上放着一个荸荠式的圆篮,檐下一个小铺盖。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祆,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当鲁迅第二次见到祥林嫂时,她的眼神还是一如既往的“顺着眼”,但“眼角上带些泪痕”,明显是刚刚哭过;“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眼神失去精神,此时的祥林嫂经历再度丧夫之痛,加上丧子之痛,精神几乎垮掉。
而五年后,鲁迅第三次见到祥林嫂时,四十来岁的祥林嫂因为两次丧夫加上丧子,已经像个八九十岁的老妇人了,鲁迅第三次写祥林嫂的眼神: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如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几乎是一个乞丐了。
第一次见面“顺着眼”到第二次见面“顺着眼”但“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到第三次“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间或一轮”的意思是偶尔转动一下眼珠)写出了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妇女从心怀希望到彻底沦为一个精神垮掉,对未来毫无期盼的麻木妇女的生动形象。
人有喜怒哀乐,面部表情丰富多彩,神态描写除了以上讲解的笑容和眼神外,还有很多很多,如:神采奕奕、眉飞色舞、大惊失色、目瞪口呆、垂头丧气、聚精会神、全神贯注等等等等,只有把人物的神态描写细致,人物形象才会栩栩如生,为写人作文增色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