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描写网描写情感心情内容页

张爱玲对男性心理的描绘也探微烛幽

2023-03-24 12:05:01 心情的文章 访问手机版

张爱玲对男性心理的描绘也探微烛幽

陈子善先生是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知名学者,本书是继《不日记》《识小录》之后,陈先生第三种研读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札记,所收文章,均作于2020至2022年间。

千字文章,扫遍现代文学史上的犄角旮旯,从微观层面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特别是史料发掘略陈管见,每篇挖掘一件文学史轶事,为读者提供阅读新文学作品之外必要的角度与翔实的资料。

陈子善先生希望这些小文章能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的深入有所裨益,也希望读者能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广大天地产生新的兴趣和新的认知。今天小编从中选摘了关于张爱玲《十八春》(后张爱玲在美国修改并改书名为《半生缘》)的两篇,从细节处再次品味张爱玲与《十八春》。

《十八春》新评论

三十四年前,当我在上海《亦报》发现张爱玲中篇小说《小艾》后,曾应港台读者之请,又辑集了《亦报》上关于张爱玲第一部长篇《十八春》(后张爱玲在美国修改并改书名为《半生缘》)的评论。后来又和别的研究者先后作过增补。不料,还是有“漏网之鱼”。日前,京中友人赵国忠兄发来一篇刊于1951年1月26日《亦报》的署名“齐甘”作《挂断的电话》,是读《十八春》的札记,照录如下:

梁京同志(免得称女士小姐也)写女性心理入微,算它没有什么稀奇,但写男性心理有更加刻骨之处,委实不由人不佩服。《十八春》中在十八年后,世钧忽接曼桢电话,呆了半天,那还容易描摹;二九七天世钧去打电话给曼桢,等了半天,听见电话中小孩的哭声,又矛盾起来,终于把电话挂断了走掉,这是很难揣测的。虽然是“半辈子已经过去了”的男子之常情,正因其是常情,连一般男性的小说家也极少写得出来。
图片

电影《半生缘》

上面一段欣赏论不是我说的,乃是一位朋友所发,原来这位朋友好不容易得到了他的十多年不见的爱人家里的电话号码,照他说,他从此每次手接触到电话机,就一定有一种意图,要把这个号码拨出去或者叫过去,而且,他几乎十次有九次照着他的意图拨了或者叫了,但是一到他听见了对面的电话铃响,他一定又剧烈心跳用战栗的手把听筒搁了上去。其中只有一回,他有了勇气听到对面一个似是而非的声音问了一句“喂,哪儿?”那一回,结果他竟慌忙说了一声:“哦,对不起”,表示打错了号码,又把电话挂断了。

至于我,对这种已经过去了半辈子的情事是如此之无动于中了,所以我对这位朋友的教训是:“如果我是你那位爱人的丈夫,发现家里的电话,时不时闹这种鬼花样,准把电话机拆了,甚至把家搬了。我的意思是,就连这样的不知抑制,其实也犯了破坏家庭罪(他家和自家)。无结果的深情到了某种地步,只能让它如死水,如化石;不然便非爱你的爱人之道。除非她恰巧是曼桢,你又无翠芝和儿女。”

话虽如此,要是小说家的梁京安排得好,就令世钧曼桢重圆,我也是从心底里拥护的。

应该说明,齐甘是徐淦的笔名。徐淦与周作人同乡,忘年交,也是当时上海《亦报》《大报》的重要作者。我1980年代初因研究周作人与其通过信,惜不知他也喜欢张爱玲的作品,未与他讨论张爱玲。他在《亦报》写张爱玲的文字,我先已辑录1950年9月11日的《亦报》刊《〈十八春〉事件》。这篇《挂断的电话》从标题看,与张爱玲似完全无关,以致又沉睡了那么多年,而今终于出土。
此文开头称“梁京同志(免得称女士小姐也)”,既有时代特色,其实也在暗示“梁京”是女作家。文中揭橥“梁京”(张爱玲)文笔之妙,不仅擅写女性心理,对男性心理的描绘也探微烛幽。齐甘抓住《十八春》男主人公沈世钧在阔别十八年之后与女主人公顾曼桢互相致电这个细节,并引述“一位朋友”的现身说法,对这个细节大加赞赏,“连一般男性的小说家也极少写得出来”。只是他“拥护”沈世钧与顾曼桢能够阔别“重圆”,可张爱玲《十八春》结尾的安排还是让他的希望落了空。
2021年6月20日

《十八春》又一新评论

上周介绍1951年1月26日上海《亦报》所刊齐甘(徐淦)的《挂断的电话》,原以为打捞张爱玲《十八春》评论的工作已告一段落,不料,还有新惊喜。1950年4月18日上海《亦报》还刊出齐甘的《〈十八春〉的声色和造型》,这又是一篇精彩的《十八春》评论,仍先照录如下:
我给梁京的小说旧有的批语是“有声有色”四个字。自然他的作品不止这两点好处,但这两点是他的不可及处。有声同有色比起来,似乎是他在把握住有色之后再加进去的功夫,所以又是有色特别的不可及。从他的新作看起来,他保持了他的特长,而且发挥得更自然了。我希望《十八春》的看官们不要轻轻忽略了这方面的欣赏。我想像在梁京坐着写作的明窗下的净几之上,罗列着各种颜料,至少是应有的原色和一只调色盘;他的右手的四指之间,夹着两三支笔,他写的是小说,却又是在作画。他又树起了他的耳朵,“录”着他的小说的背景上所发出来的“音”,他企图把音乐的成份按到字里行间去。

电影《半生缘》

鲁南先生感到《十八春》里写“翻日历”的手法有点别致,又特别赞美写“红手套的心情”的细腻。我还佩服他所造的人物的形象。叔惠大概只是个陪客,但作者没有疏于交待这个陪客的性格,随时来同世钧做对照;即使只为了情节上要把叔惠支开,他还要写出他是同朋友赌东道赢了吃西餐去的。赌东道,吃西餐,这些也是有助于这个浮浅的少年的性格之刻划的。祝鸿才大概只是更不重要的登场人物,但作者除了在他出场之前先从孩子口中介绍他的“不笑象鼠一笑象猫”的讨厌相,又从曼桢的目中看见他是:“瘦长身材,削肩细颈,穿着一件中装大衣,叉着腰站在门口。”这个人的讨厌相就写足了,你只要闭目想一想这幅吞头势好了!换个人写,会写他飞机头上搽点雪花膏斜睨着小眼睛的吧,那就不但不是大家,简直不是及格的小说家了。

《十八春》还只读了它的十八分之一吧,像好戏听了一段就叫起好来似的写了这许多,说实在话,一则可以充一天“亦文章”,二则想给《亦报》多拉几个长期定户。

不过对眼睛有福的读者总归是好心好意的。

张爱玲的《十八春》1950年3月25日起在《亦报》连载,徐淦发表这篇短评时刚连载了廿四天,还未入佳境。但徐淦已经在他的专栏“亦文章”中赞不绝口。
徐淦认为张爱玲小说最不可及处是“有声有色”,特别是她“写的是小说,却又是在作画”。张爱玲“文中有画”这个观点早在七年前柯灵即已提出,他在1943年8月《万象》第3年第2期的“编辑室”中说:张爱玲也“擅长绘事,所以她的文字似乎也有色泽鲜明的特色”。但“有声”却是徐淦的发明,指出张爱玲“企图把音乐的成份按到字里行间里去”,说得真好。不过,徐淦虽然称赞张爱玲写祝鸿才出场把他的“讨厌相写足了”(“吞头势”是上海话,形容鬼模鬼样),但推测“祝鸿才大概只是更不重要的登场人物”是推测错了,在《十八春》和后来的《半生缘》中,祝鸿才都不可或缺。
这样,加上我以前发现的《〈十八春〉事件》,《亦报》刊登的徐淦评张爱玲《十八春》文就达三篇之多,颇难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