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谈作文的细致描写
据说中学生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据不完全统计,收入课本的鲁迅文章有十五篇之多,从《少年闰土》到《记念刘和珍君》,贯穿小学到高中。
再说了,你们怕周树人,跟我鲁迅有什么关系?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民主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1918年,鲁迅发表《狂人日记》第一次运用这个笔名,从此这个名字伴随了他的一生。
简历讲完了,讲点能听得懂的。鲁迅家族在绍兴属于大户人家,祖父做过官,后来家道中落,父亲得病而死,于是决定赴日本学习医学。至于后期的弃医从文,鲁迅在《藤野先生》中讲述过,医生只能医身体,不能医思想。麻木的国人需要有人将其唤醒,当然了,鲁迅觉得唤醒国人的那个人就是他自己。
我一直在晚上睡觉的时候,打开喜马拉雅,听鲁迅的文章,从《呐喊》《仿徨》到《故事新编》,鲁迅的文字大部分是生硬的,硬的直接扎到人心里去。
我记得有个名人说过:近三百年来能够将国人的劣根性批判的淋漓尽致的人只有两个,一个是鲁迅一个是李敖。我估计这就是李敖的噱头,李敖自己也曾说过鲁迅不如他,真是欺负周树人不能说话了。值得一提的是,喜欢鲁迅的人极其不喜欢李敖,喜欢李敖的人也极其不喜欢鲁迅,所以,我喜欢鲁迅。
鲁迅喜欢写灵魂人物。那些人物在鲁迅笔下熠熠生辉,比如闰土、孔乙己、阿Q这些人,我有时候能够想象的到他们的样子,搞笑又可悲。鲁迅的批判文字一般都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这八个字是鲁迅文字的内核,读懂了,也就能够看懂了。
《朝花夕拾》则不同,朝花夕拾又叫旧事重提,是鲁迅的散文集。虽然是描写以前的一些事情,但是也是在时代背景下的借题发挥。
1926年,鲁迅支持学生运动,控诉当局的不作为和军阀的残暴被通缉,跑到了厦门。鲁迅到厦门大学时正值暑期,学生还没开学。鲁迅在辗转流徙,心情苦闷的时候经常回忆起少年时的往事,就写了这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这是一篇谱写幼年往事的优美回忆性散文。喜欢他的原因是,鲁迅以如诗的笔触舒卷自如地描绘了一个妙趣横生的童心世界。
在农村长大的孩子都能理解,哪怕只是一片荒草萋萋,在孩子眼里也是乐土,而我最喜欢的并不是里面的深刻意义,而是里面对于景致的细致白描。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这段话没有仔细的观察是写不出来的,虽然很简单,但是却是神来之笔,身临其境。
细致的观察力
作文中有许多写景的地方,但是很多同学写景总是非常简单,甚至说没有什么景色可写。其实不然,哪怕只是一片叶子都有很多景色可写。叶子的颜色、叶子的外形、叶子的味道、叶子的前世今生。
细致的观察力能够将作文写得生动,一滴汗水的滑落,一片叶子的飘落都是景。罗丹说过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当你带着诗情画意去看待任何事物的时候,就会发现,这个世界,还是美景重重,就像鲁迅笔下的百草园,一个荒园给写成了世外桃源。
鲁迅是个有才华的人,如今北京大学的校徽就是他设计的。其实他的趣事也很多,比如和林语堂的骂战,非常有意思。林语堂也是我喜欢的作家之一,他本来和鲁迅关系很好,但是因为一点儿误会导致两人相互看不过眼。
话说有一次,北新书局的老板李小峰,欠了鲁迅五百四十八元钱。鲁迅这人有点抠,有的书店算稿费的时候,标点符号不计入字数,鲁迅都得写个不带标点符号的文章去恶心人家,更别说欠他钱了。鲁迅去要了几次索要未果,一怒之下,就把对方告上了公堂。
后来,李小峰付清了拖欠鲁迅的欠款,并在一家酒楼办了宴席,向鲁迅赔罪,还叫上了林语堂等人作陪。但是,林语堂并不知道其中的内情,他只想去打个圆场,替大家说和。
鲁迅觉得林语堂是在指责他不讲道理,于是回家就写了一篇日记,并说林语堂是语带讽刺:席将终,林语堂语含讥刺。直斥之,彼亦争持,鄙相悉现!(尤其这个鄙相悉现,我每次看到这里都惊叹于中华文字的博大精深,这句话翻译成白话文就是丑态展现的淋漓尽致。)
林语堂知道以后,丝毫不惧啊,也在自己的日记中骂道:八月底与鲁迅对骂,颇有趣,此人已成神经病!
两人从此失和。
1933年,林语堂发表了一篇文章叫:《让娘儿们干一下吧!》(备注:原文题目如此,非我不尊重女性,想干架找他们去)
林语堂提出了一个观点,这个世界老是打仗太不好了,还不如让女人统治。因为女人爱好和平、务实,就算打架也只是抓抓脸而已,不会动辄就耍枪弄炮,搞得生灵涂炭。
鲁迅看了之后很不爽,于是就写了一篇《娘儿们也不行》。
鲁迅说,女人打仗不动用枪炮,动不动就抓脸也不行,最后又推导出了“半男半女可能也不行”。
谁行谁不行的,你们牛,你们说了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