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描写网描写季节八月内容页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病”描写及影响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病”描写及影响

作者:张晓娴

疾病是人类生活的基本经验,也一直是文学作品表现的主题之一。《红楼梦》对疾病的描写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作品中的疾病意象不仅仅是医学、病理学、心理学层面的含义还具备更深广的社会、文化、伦理等多方面的意义,作者将其作为一种象征、一种隐喻、一种表达方式和叙述策略来传达多个方面的含义;曹雪芹之所以在书中加入如此多的疾病描写,一方面是因为疾病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现象,另一方面,疾病还有着暗示人物命运、深化思想主题、提纲挈领等深层次的作用。作者通过对疾病的描写,塑造了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暗示了不同人物的命运,并向世人展现了没落封建贵族“病入膏肓”的真面目,进而丰富了作品的叙事主题、发展了“疾病”这一文学类型。分析《红楼梦》中林黛玉的“病”描写是进一步解读、感悟这部作品的一种途径。

关于《红楼梦》的研究已走过了百年,对一个研究百年的学科来说,在许多问题上应该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但红学却恰恰相反,“百年红学”才算刚刚起步,这部作品如此耐人寻味,可见魅力之大。《红楼梦》的研究范围之广、内容之丰富、思想之深刻自不必赘述,只有对其中疾病的描写还稍有欠缺。《红楼梦》对疾病的描写可谓登峰造极,并且小说中涉及了多种医学学科,这在其它文学作品中是绝无仅有的。“在文学介体和语言艺术作品中疾病意象包含着其他意义,比它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世界中意义丰富很多。”疾病一旦写入文学作品就不仅仅是医学层面的问题了,疾病势必要通过一定的角色载体来传达文学方面的意义,进而达到作者写作的最终目的。文学作品中的患病之人往往不止是身体上的疾病,更多的是心理、思想、命运方面的疾病;接着作者往往进一步挖掘病因,这就挖掘到了病人所处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红楼梦》中大量描写疾病的目的也在于此。笔者试图通过对《红楼梦》中林黛玉疾病描写的梳理,以达到进一步解读、感悟这部作品的目的。

一、黛玉病态的描写

文学作品中人物的疾病描写往往跟一个人的命运有着某种关联,有时候描写一种病就是暗示一个人的命运,每种疾病描写的背后往往都隐藏了一类血肉饱满的人物形象。疾病描写在《红楼梦》中的两位女主角林黛玉和薛宝钗的身上都有体现,但是“病由天生,命有不同”。作品开篇便提到“一僧一道”携顽石入世,疯疯癫癫、似病非病。“通读作品会发现,一僧一道远远而来,伴随《红楼梦》从开头到结尾,并且和作品中重要人物的命运经历紧密相关。”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是贯穿整部作品的关键性线索人物,而且他们的出现大多是在作品中人物患病的情况下,如甄士隐曾四次遇见他们,或二人同行或遇见其一,随后甄士隐丢了英莲、思女成疾、家道中落、疯疯傻傻,被这“一僧一道”点化,顿悟人生“好了之道”,从此遁入空门;作品中的两位主角林黛玉和薛宝钗都是有先天病症,又都遇见过癞头和尚,并且癞头和尚也分析了她们的病情,提出了医治办法,先天的病症就代表有命运的安排,黛玉病症也为她们的不同命运做出了暗示;《红楼梦》中对林黛玉疾病的描写堪称经典,宝玉眼中的黛玉是这样的: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此时,疾病被用作刻画人物形象性格、暗示人物命运的有力工具,疾病贯穿了林黛玉的一生,并将她的生命罩上了浓重的宿命色彩,这也是她在小说中退场的直接原因。

黛玉进贾府时在众人的询问之下道出了自己的病情:自会吃饭便吃药,四处求访名医皆不见效,癞头和尚说如是舍不得她出家,只怕这病一生也不能好;若要想好,除了父母,其他外姓亲友,全都不见,才能平平安安过完这一世;现如今吃的药是人参养荣丸。林黛玉是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出自己病情的,而在场之人几乎全部都是外姓亲友,自然可以想见林黛玉说出这话时他们的感受,这自然在无形中疏远了她和贾府众人的关系,也为她日后寄人篱下的凄凉生活做了暗示。疾病使她变得软弱,同时也使她形成了忧郁多情、多愁善感的性格特点,这样的性格又与大观园的人事关系和社会环境格格不入,如此恶性循环造成了林黛玉的悲剧命运;再者林黛玉吃的药是人参养荣丸,不免劳民伤财,当黛玉初次说自己吃人参养荣丸时,贾母顺口说让底下人多配一副药就行了。到后来,当宝钗建议黛玉每日早晨吃燕窝时,黛玉叹道:

“……我因身上不好了,每年犯这个病,也没什么要紧的去处,请大夫,熬药,人参肉桂,已经闹了个天翻地覆,这会子我又兴出新文来熬什么燕窝粥……那些底下的婆子丫头们,未免不嫌我太多事了。”

可见黛玉吃的药给她带来了多大的精神压力,紫鹃劝黛玉时,多次说到黛玉的病是“想不开”、“忧思过度”的缘故,贾府中许多人也经常说“林姑娘最是个多心的人……”。在这样一个寄人篱下、无依无靠的地方,再加上一副多愁多病的身子,又有谁能够无忧无虑呢?“一年三百六十日,风霜刀剑严相逼。”这是黛玉生存环境的真实写照,一直伴随她的疾病正是造成她这种严酷生存状态的主要原因。

二、黛玉病态的影响

“小病病在身体,大病病在社会”。细读《红楼梦》不难发现,小说中疾病的发生大多数是在青年人的身上,而这种种疾病,无论是生理上的还是心理上的都与他们所生活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有关。这些医学上的病情和生活环境的病态造就了这个五花缭乱的大观园,也造就了这般绚丽梦幻而又药性十足的《红楼梦》。

以林黛玉为例,书中多以其多愁善感、郁郁寡欢、病态奄奄的形象示人。从刚进贾府时贾母的疼爱、人人关心,到后期大家对她病态的习以为常,黛玉的病一日重似一日,精神压力也越来越大,日日心情忧郁、夜夜辗转难眠。黛玉病情的好坏也是她自身情感在她与宝玉交往过程中的体现,这种情感在宝玉和宝钗成亲的章节中推向了高潮,焚稿断痴情时,黛玉还在不停的咳嗽吐血。在现代医学上来解释就是典型的肺结核,书中也解释为“因平时郁结所致”。可见,黛玉的疾病不仅仅是她自身生理原因造成的,还有很大部分是她寄人篱下的生活、双亲不在的孤独无依、自身心思过重以及与宝玉爱情最终不能有正果等多种因素造成的。林黛玉的病是先天痼疾、无名之症;都是遍访名医、久治不愈、不可根治;是由一个不知名的癞头和尚给的药方。黛玉的病导致她身体羸弱、忧伤思虑、多愁善感,时时处处都要小心谨慎,黛玉吃的药劳民伤财、引人不满,林黛玉在家庭条件远不及宝钗的情况下又有疾病给她增加痛苦,可以说,林黛玉的疾病也是导致她与宝玉婚姻悲剧的原因之一。

纵观全书,这种“忧郁病”不仅是黛玉的特征,也是整个贾府里形形色色人要面对的问题。这种“忧郁病”的困扰和贾府病态的生存环境相映,两种病态的交融是小说整体结构和精神世界的协调产物。人物疾病中蕴含了腐败、隐晦、造作、悲情的诸多因素,是具体病情和生活实事病态交相呼应的产物。所谓“心病还须心药医”,而身处贾府这样一个视爱情为“淫乱”、视反抗为悖逆的地方,他们的心病不但得不到医治的,反而会一天天加重。《红楼梦》中这些晚辈的抑郁病症与他们所生活的环境以及封建家长对他们的压迫有很大关系。“疾病和死亡随时随地都会发生,病态不仅是作品中人物的生存方式,而且也是贾府的特点,青年人的不治之症正好与贾府的衰败相协调,因为疾病蕴含着软弱、厌恶和悲观等诸多情绪,并且是身体和精神衰败的象征。”

这些封建大家长拥有健康的身体,但在心理与精神上却患有重症。他们处处维护着封建礼教和封建秩序,对上,打着忠孝的幌子徇私舞弊、贪赃枉法,对下,用封建礼教束缚人心,不知葬送了多少年轻无辜的生命。“《红楼梦》以隐曲之笔写出了无病之人的大病,有病之人的不堪病痛,为封建末世敲响了丧钟。”一部《红楼梦》写出多少辛酸事,“作者就像一位高明的医生,准确地把握住了整个封建时代的脉搏,并且用手中的笔写出了一个个行将就木的病态之人,同时也对这个病态社会做出了毫不留情的揭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