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描写网描写动物昆虫内容页

蟋蟀的常识(关于种类和品级)

2020-09-05 12:42:33 昆虫的文章 访问手机版

蟋蟀的常识(关于种类和品级)

我国蟋蟀的种类

蟋蟀属昆虫纲,直翅目,蟋蟀科。这一科品种很多,世界上已定名的约有1400种以上,我国已定名有30种以上,以下介绍常见的几种。

1.大蟋蟀

大蟋蟀在蟀科中个子最大,体长约35~38毫米,称之为“蟋蟀之王”。它通体呈黄褐色,光泽较差。头大,触角长约50毫米。前胸背板前端特别宽阔。中央有一条纵沟,两侧各有一个三角纹。前翅长,黑褐色,覆盖腹部达三分之二,中部有波状脉,后翅折叠在前翅下,伸出于前翅,有黑横条纹。尾须较长,但雌虫产卵管极短。肢粗壮,后肢更甚。能行善跳响亮,声如“岸衣—”。

大蟋蟀分布在我国南方,如湖南、福建、云南、贵州、广西、广东及江西的南部和台湾。以身长、头大、背宽、腹壮、腿粗为佳。宜饲养在瓦盆内,盆的光线要暗,体积要大,使虫有回旋余地,这样虫易鸣叫。大蟋蟀食物较杂,咀嚼力强,饭粒、嫩瓜、嫩豆、肉果,水果均可作为饲料,盆内可设置水盂。

2,油葫芦

油葫芦俗称“土蛮子”、“蠡虫”。是蟋蟀科中个子较大的成员。因它鸣声如油从葫芦中倾注而出的声音,而且全身油光锃亮,因而得此名。

油葫芦体长20.6~24.5毫米,黑褐色有光泽。头部呈球形,腹部黄褐色,有带状纹。触角细长而多节。前翅淡褐色有光泽,质稍硬。后翅较发达。前胸背板平排有两个新月纹。中胸腹板后缘内凹呈三角形。前足胂节上有听器。后足粗壮,善跳跃。雄虫有尾须两枚,雌虫比雄虫大,有产卵管,长约20毫米,微曲,呈茅状。

油葫芦在我甲从东北到南方均有分布。以安徽,山东,河南,河北等省最多。

油葫芦白天隐伏在阴湿而疏松的土中,有时也隐伏在杂草间或砖瓦土块下,夜晚外出觅食。油葫芦能飞善跳,昼夜都能鸣叫,声如“谷落落落落落——”。

油葫芦性好斗,相聚时常常相互残杀。早期的雄虫能筑一土穴,与雌虫同居。

油葫芦的常见品种有四种:

(1)“飞翅”后翅长而露于前翅之外,一般较少鸣叫,但因此虫较少,所以比较名贵。

(2)“玻璃翅”又称“薄翅”,翅短薄而透明,声音低脆发飘,只能饲养在浅葫芦内,否则出声甚微。

(3)“琵琶翅”翅长,未端钝圆,盖过尾枪的三分之一,声宏亮,宜饲养在深葫芦内。

(4)“长翼”翅长而端部不宽,声音一般为中音。俗称“飞翅贵,玻璃脆,琵琶响,长翼美”。

油葫芦交配后2~6天,雌虫即到杂草较多的田埂、丘地或草堆附近的土中(深约20毫米)产卵,这些产卵地都是向阳的,可以获得太阳光的温暖。雌虫一般能产卵75粒,最多有114粒。卵长椭圆形,乳黄色,表面光滑。一般10月初产下的卵到第二年4~5月间才孵化,卵期可达200天左右。我国各地每年发生一代,以卵越冬。

饲养油葫芦的器具,可用小瓦盆,入冬后需放在葫芦内。饲料可用饭粒和新鲜嫩菜叶。

3.大扁头蟀

大扁头蟀是蟋蟀科中相貌奇特的鸣虫,雄虫头呈三角形,前额斜出,形如斧头,故又称“斧头蚣”或“头蚣”,又因为它头部外观很似棺材,故也称“棺材头蟋蟀”。雌虫称猴头。它体长16~20毫米,触角长约25毫米,黑褐色。雄虫头顶显著向前突出,前缘弧形黑色,边缘后有一橙黄或赤褐色横带。颜面深栗壳色至黑色,扁平倾斜,中央有一黄斑,中单眼隐藏其中,两侧向外突出作三角形。前翅略短,发音镜呈四方形。雌虫头不像雄虫那样向前,向两侧突出,仅头顶稍向前突出,面部倾斜。有茅形产卵管,短于后腿节。大扁头蟀每年发生一代,以卵在土内越冬。

大扁头蟀分布于北京、河北、河南、陕西、安徽,江苏、上海、广西、四川等地,以体色深黑且有光泽者为佳,其次是褐色的。它栖息于砖石、垃圾堆下及菜园、苗圃、旱田或草丛中,在地下活动,喜居阴暗处,食植物茎、叶、根和果实,为害稻、粟、棉、豆类、甘薯、烟草、甘蔗等,是农业害虫。八、九月间雄虫常在晚间鸣叫,鸣声高尖,音调短急匀称,声如“滴滴滴滴滴滴滴”,一般以七音节为中心,故又称七音蟀。在荒郊、坟堆等地听到这种叫声,令人毛骨悚然。大扁头蟀具有微弱的趋光性,常在灯下地面见到。

饲养大扁头蟀可用瓦盆,将盆一隔为两,半面放些泥土,半面放水盂和食具。饲料可用饭粒、嫩菜叶、水果、丝瓜、南瓜等,每日予以更换。入冬后可将虫放在竹罐或葫芦中,藏在身上衣袋内保暖。

4.酱色蟀

酱色蟀是蟋蟀科中的小蟋蟀,体长12~17毫米,,触角约30毫米,因它通体似酱油色,故名为酱油蟀。头部深褐色,富有光泽,中间有一条黄色纵带。后头有六条直纹,触角上方的一条横纹及两触角之间的一条直纹,黄色。口器黄褐色。前胸背有黑色长毛,散布黄色条纹。前翅比腹部稍短些,晴色,两侧有黑条纹,肢呈棕黄色,色明亮,有黑纹,后肢外侧有黑色斜纹,雌虫有产卵管,长约8毫米。

酱色蟀分布在我国浙江、上海一带。常居住在断垣残壁间,故又名“垣蚣”。它害怕日光,白天躲藏,晚上振翅鸣叫,声如“唧哩,唧哩”,低而娇细。

酱色蟀中如黑色部分暗而无光,黄色部分黄色浅淡,是质量较差的;如黑色部分黑如广漆,黄色部分有光亮者为佳品。

饲养酱色蟀饲料可用水果、米粥、南瓜、蔬菜嫩叶。如饲养在盆内,可放人多种饲料,任其选食;如饲养在虫盒里,可选用白色虫盒,这样黑白分明,相映成趣。在喂食时可交替更换饲料,不宜长时间只喂一种饲料。

酱色蟀惧光,在日光下观赏之后,宜马上放在暗处。酱色蟀体质较弱,入冬后需放在竹罐或葫芦内,一般很难饲养过冬。

5.灶马蟀灶马蟀

俗称“灶鸡”,也称“灶鸭”。它的形态很像蟋蟀,体呈黄褐色,触角极长。雄虫体长15.5毫米,翅很短,仅占体部的二分之一,腹部大部分裸出。雌虫体长18.5毫米,翅极小,仅覆盖腹部的一小部分,外观不美。灶马蟀喜温暖,因此灶头,厨房成为它生活的地方。它有趋光性,夜间有灯光时鸣声细而高,声如“卿卿卿卿……”显得轻盈而幽婉,略似小鸡鸣叫,故有,‘灶鸡”之称。

饲料可用饭粒和水,以及苹果、菱肉。

6.树蟋蟀

树蟋体狭长,淡黄色,体长约12~2O毫米,触角呈丝状,是体长的2倍。头一般很小。前后翅都很发达。雄虫前翅扁阔,雌虫前翅却稍狭。腿长且细。雌虫产卵管粗长,为锯齿形。通常生活在草丛中或果树上。在树枝中成行产卵。鸣叫声“喽喽……”长音,或作“飞喽,飞喽……”之音。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上海。

7.铁弹子

体坚而黑色。头呈球形,其面貌和其他蟋蟀截然不同,额上没有线路,两触角好似赤金圈,前胸狭长。雄体长为9毫米,雌体长为12毫米。前胸背板中央有两个圆的小点。复翅黑色,覆盖整个腹部,无后翅。足黑色或淡黄褐色。两腿粗壮且较短,犹如弹子形,故名“铁弹子”。雌虫产卵管呈白色。鸣声细而高,犹如“嘹嘹嘹……”不断重复声。它大多分布在我国南方。

古谱中对它作了这样的描述:

相貌迥然异蟋蟀,额无线路如青铁。

须根视若赤金圈,牙钳肉色白似雪。

两腿短壮弹子形,黑青颜色金光凸。

敌尽三秋五色虫,将军之名推首列。

8.长翅针蟋蟀

长翅针蟋体型狭长且粗壮,雄体长7.5~8毫米。头上有毛,头顶上有四条淡黄色的垂直纵条。前胸背板常宽大于长,其上布满柔毛。复翅黑色,覆盖腹部一半,有时达三分之二。后翅有大有小。腿节黄色并带有黑色斑点。常产于我同北京等地,有时在我国北方田野里都可以见到。

9.小针蟋蟀

小针蟋蟀又称“斑铃”、“花铃”。体形较小,雄体长4.2~4.5毫米。头上具毛,头顶上两复眼间,有两条淡黄色的区线。前胸背板有细柔毛,常宽大于长。复翅黑褐色,覆盖腹部一半或三分之二。后腿节外侧面有3块明显的黑斜纹。北方田野里普遍能见到。这里先作简要介绍,在第二章金铃子中再作详细介绍。

10.斗蟀(普通蟋蟀)

斗蟀在我国泛称蟋蟀,因其雄虫善斗,所以最严格最科学的称呼应叫斗蟀。它是我国最普通种类。

斗蟀雄虫体长一般13~25毫米。体中型,黑褐色,呈长圆形,略扁平。触角长,一般是体长的1.5倍以上,浓褐色。头大,头顶漆黑有反光。有一对复眼,呈椭圆形,黑色,并有三个单眼。颜面有淡褐色斑纹,后头有六条短浅斑纹,前胸长方形有斑纹。雄虫前翅发达,发音器在前翅上,右前翅下方有一个刮器,上面有近百个三角形的锯齿,左前翅有一个摩擦片,用刮器同摩擦片摩擦,发出的响亮声音,能传得很远。后翅折叠在复翅之下,较短,不发达,不能飞。雌虫比雄虫大,头部相对较小,俗称“三尾子”。背部前翅短小,有直纹,无发声器,尾须中间有一根深褐色的细长坚硬的产卵管,后肢强大,善跳跃。

斗蟀分布广泛,从我国最南部的海南岛一直到华北地区均有分布。它怕光喜暗。栖身于土壤稍湿润的旱作田、地面、墙隙、石块、瓦砾、草丛中。食植物的根和嫩芽,对植物有害,特别是豆类、树苗、蔬菜、甘蔗等覆盖较密的农田作物。雌虫在早秋产卵于土中,每头雌斗蟀可产200到500个卵,幼虫能越冬。斗蟋一般于夏季始鸣,野外通常在20C左右时鸣叫较盛,至秋季十月下旬停鸣。斗蟋是个出色的歌手,它的鸣声大抵可分三种:鸣声强劲有力、长短相间或短促激烈者,为遇敌示威之声,或正在搏斗的威慑之声;不紧不慢、持续长鸣或停一会鸣一会者,是招引雌性的信号;再有一种是与雌性在一起时,起翅不高,发出“滴沥沥一滋”的鸣声,俗称弹琴”,这是求爱之声。雌性前翅较短,只有直条皱纹,无发声器,不会起翅鸣叫。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