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描写网描写场景博物馆内容页

世界博物馆日 | 北大博物馆介绍

2020-07-08 10:56:03 博物馆的文章 访问手机版

世界博物馆日 | 北大博物馆介绍

每年的5月18日是世界博物馆日,其主旨是促进全球博物馆事业的健康发展,吸引全社会公众关注、了解、参与博物馆事业。今年的主题是“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多元和包容”。在我们北京大学校园内,也有各式各样精妙的博物馆,为同学们提供“精神干货”。今天,就让我们来一场“博物馆之旅”吧!

01

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

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坐落在鸣鹤园内,1993年正式对外开放。它的建立得益于阿瑟·姆·赛克勒先生。钟情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赛克勒博士与北京大学进行沟通后,决定在北京大学捐建一所博物馆,赛克勒博物馆就此诞生。虽是在20世纪末开馆,但赛克勒博物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1922年,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设立考古学研究室,如今博物馆所藏的许多精品便是那一时期留下来的。

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外景

赛克勒博物馆秉持“考古传递理性,艺术激励创新”的理念,按内容可将展览主要分为三类:考古、艺术和校园文化。如今的馆藏达到13000余件,对于高校博物馆来说,这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数量。

建馆27年以来,赛克勒博物馆不仅举办了“千年敦煌——敦煌壁画艺术精品高校巡展” “寻找致远舰——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等重量级展览,还凭借得天独厚的学术和研究环境,为中国的考古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藏品中,除了北京大学一百多年来收藏和征集到的文物以外,最有特色的是考古专业师生们在田野考古中,直接发掘取得的成果,晋侯鸟尊、周公庙刻辞卜甲都是很好的例子。

博物馆内部陈列

目前,赛克勒博物馆举办的艺术展,主要包括馆藏西方画作展和当代艺术展两类。这些展览的诞生必须感谢两位外国人——唐纳德·斯通教授和吉莉安·赛克勒女爵士。在他们的大力支持下,同学们得以在课余时间欣赏艺术作品,不仅获得美的享受,还培养了跨文化的视野。

除了讲好中国和世界的故事,赛克勒博物馆还有讲好北大故事的独特使命。2016年,赛克勒博物馆第一次举办了毕业展,由北大师生亲自提供展品。录取通知书、成绩单、课堂笔记、宿舍用品等都可以展出。赛克勒博物馆不仅是教学实践场所,更成为了校园文化的展示场所。

2010年,为响应国家号召,赛克勒博物馆在北京大学的支持下开始免费向公众开放。赛克勒所讲述的北大的故事、中国的故事和世界的故事,也被越来越多的人听到。

02

北京大学地质博物馆

北京大学地质博物馆(Geological Museum of Peking University)是一个集科普宣传、人才培养、标本存档、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于一体的多功能现代化的国家级高校地学博物馆。北京大学地质博物馆由北京大学地质陈列馆更名而来,它是我国最早的地学专业博物馆。1909年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创设之初,就基于各学科实习室标本,逐步充实,成立了北京大学地质陈列馆。它也是我国最早的高校地学专业博物馆,在我国地质古生物学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北京大学地质博物馆从成立之初就明确了建设科研型博物馆的目标,依托北京大学地质系,开展了大量特色、前沿性的研究,成为集标本展示、科研及学术交流、教学、科普活动于一体的多功能文化教育场所。收藏的标本主要为本校师生在国内外各地科研、教学实习等野外工作中采集的矿物、岩石、古生物化石等地质标本,以及校友、国际友人等馈赠的来自前苏联、美国、法国等十多个国家的标本。在这里,你可以从形态各异的矿物晶体、变形的岩石标本中领略大自然鬼斧之神奇,从栩栩如生的古生物化石标本中探寻生物演化的脉络。

现北京大学地质博物馆位于燕园东门旁的逸夫贰楼(新地学楼)内,展厅总面积约1000平方米,包括地质陈列馆和地质学综合教学实习室两个展厅。

北京大学地质博物馆

地质陈列馆是面向社会免费开放的科普场馆,展厅面积为400平方米,按矿物、岩石、矿床、构造地质和古生物等内容常年陈列展出各类典型地学标本近千件。地质陈列馆还定期组织地学成果和地学科普知识的特展。目前的特展是“和政古生物化石展”,展出了十余件精美的和政哺乳动物标本。

地质学综合教学实习室是主要面向学习地球科学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专业展厅。展厅面积600平方米,分为三个展区:野外实习基地展区、专业基础课实习展区、科研成果和特色标本展区。野外实习基地展区陈列展出了学生在典型野外路线实习中观察到的各种典型构造地质、地貌现象和实物标本。专业基础课实习展区按普通地质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构造地质学、地史学和古生物学等地学主干基础课的内容陈列展出了各类典型地学标本。科研成果和特色标本展区陈列展出了北京大学师生近年的科研成果和一些特色的化石标本,如三叠纪的鱼龙化石等。地质学综合教学实习室陈列标本两千余件。

博物馆地下大厅-海生爬行动物

除此之外,北京大学地质博物馆还配备标本存档室。档案馆部分拥有4个标准地学标本存档室、1个科研和教学成果展示厅、1个信息处理室、4个研究工作室,总面积约2500m²,配备了各种现代化的地学标本存档和研究设备、以及可供教学活动和学术交流的多媒体演示系统,收藏了各类典型和模式地学标本近10万件。

2012年4月在北京市教委倡导和支持下,北京地区18家高校的19个博物馆组成了北京高校博物馆联盟,北京大学是该联盟发起单位之一。联盟依托高校博物馆资源,提高高校博物馆辅助高等教育教学、科研的能力和承担社会服务、文化传承能力。

03

北京大学生物标本馆

北京大学生物标本馆是我国第一个由中国学者主持建立的生物标本馆,其历史可追溯到清朝光绪33年(1907年)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的前身)建立博物实习科,培养动植物标本制作人材。现馆藏1908年采于北京通县的中华秋沙鸭等标本就是那个时期采集制作的。

1908年采自北京通县的普通秋沙鸭标本

2013年北京大学重修标本馆,面积近千平方米。一层为动物多样性展区,由脊椎动物展区、无脊椎动物展区、大型哺乳类展区和沙漠景观区、湿地景观区、西南山地景观区组成。

二层为植物标本及生物演化展示,由生物多样性展区、农作物展区、药用植物展区、木材展区、个体发育展区、生物进化展区组成。

地下一层为各类供教学和研究用标本的保存和收藏。

目前馆藏六万多份采集自中国各地的各类动植物标本。此外,还藏有少量来自日本、朝鲜以及前苏联时期莫斯科大学交换或赠送的标本。

燕京大学时期在燕园采集的标本——抱茎苦荬菜

2018年5月,北京大学生物标本馆正式开馆,开馆以来接待北大老师和同学、广大校友、国内外访客2万多人次。

生物标本馆现貌

2020年2月,北京大学生物标本馆虚拟馆全景上线。虚拟标本馆利用360全景摄影技术,结合志愿者与老师共同撰写与录音的标本馆馆藏介绍,通过网络获得了实地参观标本馆的效果。更多人可以透过云端,一窥这份“北大宝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