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与认同建构
本组讨论主要围绕地方、族群的认同而建立的博物馆、文物馆,这种场域是如何保护文化遗产、保存历史记忆,促进族群、文化认同的。
邓族文物馆、屏山文物径作为香港屏山邓族微型社会形态的呈现
以香港屏山邓族如何诠释族人历史为主题,来观看他们在文物馆、文物径中的身份认同。主要阐述了邓族的宗教、习俗、经济、教育及历史事件。同时,以文物径的形式,加强文物馆说服力。
——陈焯盈-台北艺术大学
国家、族群与地方:博物馆场域中“客家”的形成与再现
通过梳理大陆各类客家博物馆的建制过程,希望通过博物馆场域所体现的文化情景与社会过程,理解近 30 年来客家意识在大陆的发展及交织其中关于族群、国家与地方的想象、叙事与记忆。
——魏志龙-赣南师范大学客家研究中心
经由金门走向世界-打造“活的闽南文化岛”的经营与实践
以“经由闽南走向世界”为题,呈现金门文化园区自 2015 年成立以来的定位与发展。在超越国家民族的界线之际,让整个金门变成一个“生态博物馆岛”。
——卢根阵-金门历史民俗博物馆
社会“路径”的扩展:堤堡文化中心及其当代艺术展示
通过田野观察及访谈,针对堤堡文化中心的建馆常设展、卡纳克与大洋洲当代艺术典藏(FACKO)年展等进行研究,探究堤堡文化中心如何运用建筑空间、当代视觉艺术典藏与创作,制作具有卡纳克族文化特色及观点的展示实践。
——林皓贞-台北艺术大学博物馆研究所
汉越之间: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的文物与展陈
通过展示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的文物内涵,呈现了南越政权学习、借鉴北部文化,又在此基础上“反哺”北部文化,形成新型本土文化,成为中华文化一份子的过程。
——李光辉-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博物馆阐释与反思
本组讨论以博物馆的展示方式为中心,探讨博物馆展览主题与展示手段、叙事方式间的关系。
从“不可见”到“可见”:陈列展览中的妇女
现代博物馆理念的变化为妇女在陈列展览中的“可见”提供了理论契机,妇女主题博物馆应运而生。妇女能否得到表征以及如何被表征的问题实际上也涉及到妇女、文化遗产与性别权力的关系问题。
——傅美蓉-咸阳师范学院
博物馆与“新住民”:博物馆场域的异文化展演反思
以笔者曾规划办理的台湾“新住民”文化展演案例讨论,博物馆如何作为异文化再现与实践场域,提供文化认知观点。对于博物馆异文化展演的反思,说明当代博物馆与“新住民”协作的可能性。
——翟振孝-台北艺术大学博物馆研究所
从博物馆展览呈现方式探讨人类学的诠释转化
对“他者的不同”所产生的误解常是问题的开始,因此人类的学习常是基于想要厘清不同,不论是对于与现在不同的过去历史文物所产生的兴趣,或是对于他者与自我文化的不同所引发的好奇:从个人的好奇宝箱到累积大量藏品所形成的研究数据库;从博物馆对大众开放后的以世界地理分类方式所形成的世界展厅,进展到现在网络无国界的当代博物馆的跨界展示手法,这些陈列及策展历程述说着人们对于“不同”的了解方式与态度的转化,也代表着人类学在诠释“不同”的思维方式变迁。
——林仲如-台湾卡尔吉特(Cogitoimage)公司
制造“我们”:反思民族博物馆叙事体系
受自身学科体系、政治、历史等多重因素影响,民族博物馆的叙事面临着诸多困境:如何在历史上寻求符合其政治功能需要的依据,完成其被赋予的社会文化责任,又如何应对全球化时代博物馆作为接触地带的身份,使其表述具备与世界人类学发展对话的基础?本研究将探究人类学的学科视野在民族类博物馆中的存在状态,并试图在人类学理论框架下思考民族博物馆可能的表述方式。
——罗攀-中山大学
商业化、遗产化与博物馆
商业化在文化领域已是不得不去面对的问题,本组讨论旨在以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业化实例,分析其定位,以此引发思考。
游走在文化与商业之间:东莞中国沉香博物馆的人类学观察
基于对游走在商业和文化间的沉香博物馆的人类学考察,帮助我们了解在新的时空环境中,博物馆不仅作为文化展演的空间,同时与地方经济、政治的变迁紧密相连。
——丁玲-香港中文大学
遗产化与博物馆化下的价值重塑
通过陕西省周公庙遗址和山东省北庄遗址的研究,展现两种同样在旅游开发的契机下、以一种资源整合的姿态对社区价值和考古遗址进行了嫁接,完成遗产化与博物馆化进程的路径。借此讨论利用博物馆的方式来处理中国特有的乡村社会和遗产类型特点。
——王思渝-北京大学考古与文博学院
固化,商业化与公共参与:如何展示非遗?
以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或发展方式为例,阐述UNESCO公约精神,并讨论在中国大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背景下,中国方式实际上为遗产承办商提供了积极参与和受益于国家经济发展的机会。
——德明礼-法国巴黎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复旦大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博物馆实践:以莞香文化博物馆为例
博物馆的工具利用价值被工业、农业、旅游、餐饮等产业利用,以“莞香文化博物馆”建设为例,考察东莞在后工业时代借助博物馆形式包装与再造莞香文化传统的过程与困境。
——罗忱-广东省社科院
非遗、技艺的博物馆表达
本组讨论主要围绕如何安排和看待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藏品在博物馆中的位置,如何让其在新的环境下焕发出新的生机。
从锡绣技艺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看非遗传承与创新
以苗族锡绣为例,说明保护民族服饰传统文化和技艺最好的途径也许不是将其静置在博物馆,而是思考如何让其在现代真实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
——贾一亮-上海纺织博物馆
民族博物馆中民族藏品的现代表达
对民族藏品,其现代阐释不应完全脱离其原始语境及意义,而是在此基础上唤醒其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王雅豪-英国莱斯特大学
巴尔虎蒙古族已婚女子服装的民族学研究——兼论民族学视野下博物馆如何展示民族服装
以新旧巴尔虎已婚女性的服饰为切入点,揭示其折射的巴尔虎人的社会关系、文化底蕴、身份建构、审美情趣等。
——索丽娅-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
传统汉族服饰文化的当代阐释
通过梳理传统汉族服饰的变迁,以期解读现代时代背景下通过博物馆展览形式推动传统汉族服饰文化走向复兴。
——崔荣荣 宋春会-江南大学
多彩到精彩:博物馆展示传播与价值诠释研究——以《多彩中华》展览为例
以中国民族博物馆的“多彩中华”展览为例,从主题定位、展览策划、展示层次、价值构建等方面,指出博物馆应将人类学理念贯穿展览全程,构建博物馆传播与观众认知体系。
——周墨兰-金大陆展览装饰有限公司
接触、冲突、争议
本组讨论主要涉及对博物馆中的争议、冲突、敏感的问题的探讨,以实例说明博物馆在上述问题中所扮演的角色。
文物回归的社会实践:以纽西兰Te Papa博物馆返还TeHau Ki Tūranga 会所为例
本文就新西兰怀唐伊条约的历史、朗诺法卡塔部落如何在新西兰历史的脉络下失去 TeHau Ki Tūranga会所及Te Papa 回归条件三方面,讨论文物回归的历程。分析新西兰唯一的国家博物馆Te Papa,如何从其前身之殖民地博物馆旧思维转型成为双元文化治理下的新博物馆学典范。
——杜丽琴-台湾文化艺术基金会研究发展组
澳洲原住民遗骸回归计划与原住民人权实践
本文将从澳洲政府国内及海外文物及遗骸回归政策,探讨博物馆角色的转变与挑战,并以塔斯马尼亚原住民的遗骸回归案例为焦点,分析遗骸回归涉及文物所有权的争议性与合乎原住民诉求的回归模式。
——林瑜婷-台北艺术大学博物馆研究所
争议的尸体——台湾博物馆藏清代木乃伊柯象的案例
本文讲述了木乃伊柯象曲折的“生命史”,从历史学、人类学与博物馆学角度分别检讨并评估其生命史的意义。
——李子宁-台湾博物馆
博物馆:“交流地带”抑或“冲突地带”
本文通过英国贝尔法斯特博物馆“战争展”和加拿大战争博物馆“第二次世界大战展”的实例,显示了在面对历史伤痕,国家历史认同与民族情感等复杂观点问题时,博物馆往往需要格外谨慎。探讨了在面对难以言说的历史时,博物馆以何种恰当的方式介入来减少冲突,并更好的发挥其社会职能。
——马 萍-中央民族大学
此次研讨会论题具有深入性、广泛性及前沿性,对博物馆人类学理论研究将产生重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从组委会得到消息,相关论文将会集结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