嗅觉强化
嗅觉+想象
嗅觉在五感写作中如同一条无形的丝线,能瞬间钩住记忆与情绪,唤醒场景的沉浸感。然而纯粹描写气味极其困难——它没有具象的轮廓,必须依赖词汇的精准(比如:松木的树脂香、雨后泥土的腥涩),再通过联觉的桥梁,作者将虚无的气味锚定在心灵的刻度上。
正面描写
写
一、正面描写嗅觉
第一,描写气味的词汇
可以用这些词正面描写事物的味道:酸、甜、苦、辣、咸、腥、 呛、腻、刺鼻、膻
第二,通感:运用其他感 官融合进要描写的感官之中。
•丰富、单调、锐利、若有若无
•软、硬
•温暖、冰冷、舒心、 紧张、浑浊、清新
•高雅、粗俗、调皮、稳重、 陈旧、崭新
•厚重、轻盈、 嘈杂、安静
第三,举例描写几种常见的事物
1、白菜的清甜裹着泥土的湿润。
2、菠萝的甜腻里跳动着酸涩的锋芒。
3、厕所的氨气刺鼻如尖锐的警告。
4、山间的风裹挟着松针的冷冽与腐叶的发酵感,在鼻腔里划出一道从人间到荒野的界限。
注意图片中的其他人身上的气味,像陌生城市的雾,疏离又浓重。
嗅觉强化
联想补充
二、联想补充正面描写
当无法正面描绘气味的时候 ,就发挥联想。告诉读者 ,这个气味让你想到哪些东西。
例:菠萝——海洋、天空、 阳光、 白色的长椅、夏日的海风、咸咸湿湿的空 气、休闲的假期。
经典联想文本
——《北京味儿》
1、大白菜:冬天风雪肆虐,大白菜像木乃伊干枯变质,顽强地散发出霉烂味儿。
2、烟囱口:浓烟倒灌,呛得人鼻涕眼泪,狂嗽不止。更别提那阴险的煤气,趁人不备,温柔地杀你。
3、灰尘味儿:相当于颜色中的铁灰加点儿赭石—— 北京冬天的底色。
4、大雪:大雪有一股云中薄荷味儿,特别是出门吸第一口,清凉滋润。
5、滑野冰:扬起阵阵雪末儿,被风刮到脸上, 好像白砂糖一样,舔舔,有股无中生有的甜味儿。
6、棉鞋:我们的棉鞋全都变了形,跟蟾蜍一样趴下,咧着嘴,有股咸带鱼的臭味儿。
7、游泳:说到游泳,我们沉浮在福尔马林味儿、漂白粉 味儿和尿臊味儿中,沉浮在人声鼎沸的喧嚣和水下的片刻宁静 之间。
优美例文
《学校的气味》
(选段)
校园秋天的长廊,常常会有桂花那浓郁且纯朴的香味。尤其是雨后,水滴滴在桂花的花蕊中,那香气不禁让我想到湖。湖心锦鲤,慢慢地自在地游着,尾巴一摇一摆,丝丝的阳光洒在上面颇像神仙下凡时身后那拖着的亮闪闪的绸缎袍子....
优美例文
《学校的气味》
(选段)
秋天,又是一年落叶时。校内的枫叶都慢慢地飘落下来,覆在地上给大地盖上了一层花被子。大家踩在枫叶上,“吱呀吱呀”的。到处都是落叶的枯味儿,又好似开了一场红、橙、黄、绿四色的辩论会。
优美例文
《学校的气味》例文
学校中有许许多多的气味,需要你静下心来去闻,去寻找,有可能这种气味记录着你每一次的刻苦,有可能记录着你每一次笑容,也有可能记录着你每一次忧伤......
首先,最让学生们难忘的,就是每天“洗礼”着他们的课本的清淡而又单调的墨香了,它像池塘里绽放的荷花,宁静、柔和,让人想起早晨那抑扬顿挫的读书声,悠扬地飘荡在宽阔的操场上。
还有一个气味,它是香甜的,软绵绵的,那就是食堂的饭菜丰富的香气,总会在学生们课间跑操时悠悠的划过他们的鼻尖,把学生们拉入它温暖的怀抱,但那若有若无的香气能支撑多久呢?一阵风吹来,它就像一滴水落入大海似的,烟消云散了。
学校里还有一种很少闻到,但也是最好闻的味道,天有不测风云,下雨时上学就不得不用到雨具,同学们的雨具一齐放在封闭的教室时,就有一种下过雨后的清新的雨水咸中带甜的气味,不免让人想到一滴露水从草叶上滑落,或者是一条小溪在眼前悄无声息地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