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词积累
描写植物颜色的词语
鲜红 桃红 橘红 粉红 火红 深红
金黄 淡绿 墨绿 碧绿 翠绿
红彤彤 绿油油 黄澄澄 金灿灿
绿莹莹 红艳艳 红通通 白茫茫
绚丽多彩 五彩缤纷 五颜六色 万紫千红
白里透红 翠色欲流 姹紫嫣红 青翠欲滴
描写植物样子的词语
含苞欲放 亭亭玉立 百花怒放 花团锦簇
绿草如茵 古木参天 高耸入云 枝繁叶茂
繁花似锦 郁郁葱葱 根深叶茂 百花齐放
百花争艳 俊秀挺拔 舒枝展叶 枝条摇曳
描写植物气味的词语
芬芳 清香 幽香 浓郁 馥郁
清馨 馨香 芳香
花香袭人 花香扑鼻 沁人心脾 阵阵清香
香飘十里 异香扑鼻 如兰之馨 芳香四溢
写作技巧
细致观察、抓住特点
无论写哪种植物都必须在下笔前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特点,它们在形态、颜色、味道、用途等方面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
例如:松枝苍劲有力,荷叶圆润光滑,柳条飘逸柔软,牡丹高贵芬芳,兰花清香淡雅。
叙述有序、描写具体
要将植物介绍清楚,还得注意按一定的顺序来写。写作时可按由远到近的顺序写,也可按植物各部分的空间顺序来写,还可按植物的生长过程或季节来写。
例如:远看,一串红像小姑娘头上扎的红头绳,欢快而又活泼;近看,一串红又像一串冰糖葫芦,叫人垂涎欲滴。作者不仅按由远到近的顺序写出了一串红的样子,而且把作者的心里感受,以及对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事物的向往都表达出来。
抓住特点、详略得当
抓住植物的不同特点和生活习性,详写出其局部的特点。
例如根、茎、叶、花。某部分的特点突出就要多花费一些笔墨,其他部分可以一笔带过或者略写。
运用修辞、富于变化
在描写植物的某些特征时可以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可以依据其不同特点展开丰富的联想,这样才会使描写的植物更形象、逼真,充满活力。
(1)比喻句:比喻句能形象生动地表达出对事物的赞美之情。例如:桃树的花朵是粉红色的,花蕊是淡黄色的,远远望去,就像天空漂浮的晚霞,令人心旷神怡。
(2)排比句:运用排比句可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表达效果。例如:菊花的颜色很多,有白色的,有红色的,有黄色的,还有浅紫色的,给人以一种美的感受。这就写出了菊花的颜色之多。
(3)拟人句:把植物的某些方面或特征写得像人一样,这就是拟人句。拟人句可以强烈表达自己对植物的喜爱、赞美之情。例如:向日葵花像布娃娃的笑脸——它的花瓣儿像娃娃金黄色的头发,它那可爱的笑脸从早到晚总是向着太阳转,永远不回头。
另外,对偶句、对比句、细节描写、侧面烘托等其它修辞手法和写作方法的使用同样会对植物描写起到一定的效果。
好句积累
描写农作物的句子
麦子长得茂密,秆儿粗壮,麦穗儿,像松鼠的尾巴一般,粗粗的,毛刺刺的。
——曹文轩《青铜葵花》
麦子黄澄澄的,摆来摆去,喃喃响着,充满安静的微动和轻轻的细语。
——【英】肯尼思·格雷厄姆《柳林风声》
只有零星的大麦田麦子仍随风摇曳,余秧在草地上绿油油沾着露水。
——【挪威】温赛特《克丽丝汀的一生(下)》
玉米叶子绿油油的,长长的,弯弯的,叶条还起伏得像波浪那样。
——班马《小绿人》
大片的玉米像一道道绿色的高墙,形成一个不可思议的迷宫,是他和小伙伴们的神奇世界。
——【美】内尔森·德米勒《小城风云》
太阳整天直逼着正在成长的玉米,稚嫩的玉米叶一片片垂下来,边缘的棕色逐渐扩展到秆儿上。
——【美】约翰·斯坦贝克《愤怒的葡萄》
描写树的句子
一望无际的桑树,棵棵枝繁叶茂,还未走近,就闻到了桑叶特有的清香。
——曹文轩《草房子》
楝树是这一带人最喜欢的树种。春天,枝头会开出一片蓝得淡淡的细小的花。若是一片林子,花正盛开时,远处看,就仿佛是一片淡蓝的云彩。
——曹文轩《草房子》
树林子轻轻地簌簌响,好像在弹竖琴。
——【捷克】卡雷尔·恰佩克《恰佩克童话》
描写草的句子
草地厚密柔软,被太阳晒得暖融融,散发淡淡的馨香。
——沈石溪《狼王梦》
青草湿湿的,泥土散发着一股春天的气息。
——【美】E·B·怀特《夏洛的网》
已是秋天,那茅草经了霜,色为金红,根根直立,犹如铜丝,风吹草动,互为摩擦,发出的是金属之声。
——曹文轩《青铜葵花》
描写花的句子
草地上到处是布满灰尘的野胡萝卜花,看上去像是油画中的海浪白沫。
——【美】娜塔莉·巴比特《不老泉》
花瓣又干又暖,像是吸墨纸,花瓣中央有一滴水珠,浑圆完美。
——【美】娜塔莉·巴比特《不老泉》
傍晚风停雨歇时,只见一地的葵花,一株株皆落尽金黄的花瓣,一只只失去光彩的花盘,低垂着,面朝满是花瓣的土地……
——曹文轩《青铜葵花》
娇嫩的松球果像黄澄澄的小灯笼似的闪亮,每一根松针都各自独立地闪烁着红里透蓝的羽翎的色彩。
——【苏】利帕托夫《伊戈尔·萨沃维奇》
他在淡棕色的玫瑰花丛和一簇簇湿润、散发着香气的不知名的蕨类植物间散步。
——【美】菲茨杰拉德《夜色温柔》
它们好像在喧嚷着,每一阵雷雨过后,就争先恐后地顶开草皮和地层,有的菜碗大小,有的则如一个个椭圆的小球,各各以旺盛的生命力显示它们的存在。
——杨教《野菌别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