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子里开着空调,放着音乐,透过车窗可以看见公路上飞驰的汽车,可以欣赏窗外秀丽的风景,心情无比舒畅。问我为啥开心?我小睡一觉就从杭州市区回到老家了,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我的家乡叫做樟村,是浙赣皖三省交界处一个“桃花源”般的小镇,坐落在群山环抱之中。巍峨耸立的高山,千百年来一直默默地守护着她,但也无形中阻碍了她和外界的沟通。通往村外的那条堪比蜀道的盘山公路是我们通向外界的唯一通道。
听爷爷讲,在他的记忆里,那条唯一的公路也不能算路。在他小的时候,大人们出远门是要翻山越岭的,大概走的人多了,也就变成了路。“要想富,先修路”,后来村民自发出资出力,愚公移山般修成了一条一车宽的黄土路。只是车辆和人通行还是很不方便,下雨的时候,一脚下去,泥浆能没过鞋面,半天拔不起来。而在晴天,只要有辆车开过就满天灰尘,跟在后面的人或车就什么也看不见了。
到爸爸的少年时代,条件好了些,黄土路变成砂石路。虽是石子路,但下雨天还是泥泞不堪。早上出门骑自行车的人,回来时碰到下雨,就变成自行车“骑”人了。但是条件再困难也没难住爸爸的求学之路,他通过努力,用知识改变命运,走出了大山。
说实话,刚被爸爸妈妈接到杭州上学的那会,我是极不愿意回老家的。每当踏上进村的那几十里山路,总是一路颠簸,车子一摇一摆,好像在跳舞一样。可怜的米饭在胃里翻江倒海,我哪还有心思欣赏外面的风景。从县城下高速到老家那40多公里路要开上一个半小时,每去一次都让我筋疲力尽。
这几年随着新农村的建设,原来那条进村土路变成了平坦宽阔的柏油路,走上去舒服极了,汽车开过也不会扬尘了,远远看去就像一条飘动的丝带,蜿蜒着伸向远方。村子里也实现“村村通”“户户通”,水泥路铺到各家各户门口。每到傍晚,村民们陆陆续续来到路上,一边散步,一边聊天,开心极了。路两边的路灯像一个个威武的军人笔直地站在那儿,等夜晚来临的时候,马路上亮如白昼,犹如繁星落人间。
我家门口还新建了一条高速公路。它往东到杭州、上海,往南到福州、厦门、深圳。以前去外地要走盘山公路出村,绕到县城上高速或乘火车。现在出远门就方便多了,自家门口开车就能上高速,四通八达。
路好了,人们的生活自然也跟着富起来了。家家都住进了楼房,户户都用上了自来水,更是在农村建起了垃圾站,村容村貌大变样。现在的小村落,就是一幅绝美的山水图卷。家门口的高速路直接联通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三清山,我的老家现在成了三清山的“后花园”,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老家村民们依托这条高速公路,实现了小康生活,我的家乡成为了赣东北地区那颗最耀眼的明珠。
家乡路的变迁,见证了祖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富,家才兴,我对此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要努力成长,陪着家乡、陪着祖国一起踏上更美好的征程。
老师点评:文章构思巧妙,通过描写三代人生活的路,展现家乡路的变化,从而折射出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一位当代中国少年对祖国不断强大的自豪感,从而体现出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