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描写人物情绪(附范文)
直接描写
一、通过外显的语言、动作、神情来描写。
要善于洞察人性。让我们的文字更合乎情理。尤其是对处于情绪化中的人物,其语言不需要任何加工,原原本本记录即可。对于动作、神情也如此。因此足够的生活观察的体验很重要。
有时候抑制的情绪力量更大。此刻外显的细节不是那么明显,但是表现力却是惊人的。
他生气了,他真的生气了!只见他双手紧握,好像要攥出了血。肩膀一上一下,愤怒的喘息声像正准备攻击别人的公牛一样!双眼直勾勾地盯着惹他的人
,令人不寒而栗。天哪,我觉得他的头发已经齐刷刷地竖立起来,犹如带着危险气息的火焰在慢慢上升!
妈妈的柳叶眉变成了恐怖的倒八字。眼睛瞪得大大的,就像两颗大灯泡,好像马上就要喷出火来。脸颊涨得通红,如同燃烧的火焰。鼻子一鼓一鼓的,嘴巴紧紧地闭着,牙齿咬得嘎巴嘎巴直响,仿佛要将我吃了。
他双手握拳,连身子也跟着颤抖起来,布满血丝的眼睛似乎能放出一团团火焰,像野兽一般。如果眼神能够杀人的话,不知多少人都已 倒在地上。紧接着,他开始狂摔椅子,用拳头砸桌子,仿佛这样能释放他当时的怒气。
“怦”,桌子承受不住这重击,忍不住发出一声呻吟。老师把早上考的试卷扔在讲台上。紧接着,是令人窒息的沉默。“”看看这是你们考的试卷,这是人考的试卷吗?人家班上5个100,20多个90分以上,我们班一个都没得!”声浪一波高过一波,她的脸越涨越红,那痘痘在剧烈弹跳着。“哗——”试卷被往地上一扔,无助地在风中翻飞。全班都吓得不敢动,生怕惹火烧身。发试卷的人也猫着腰,悄无声息地闪回座位。
二、通过内心独白、身体感觉描写。
一般第一人称叙事,都需要从这一角度进行描写。
角度的选择和叙事视角有关,让我们的文字显得更合理即可。
变化角度:
三、通过环境、他人反应来描写。
环境的描写不是自然环境,而是叙述者或角色眼中的世界,是带着情绪的。
他人的反应一定是和主角相关,目的是为了表现主角情绪。
四、把主人公置身于特定的生活场景中。
写任何作品都不要忽视人物所处的生活场景。有了真实的场景,才有鲜活的细节,才能令读者感同身。
拉长过程
五、写出情绪发展变化的过程。
我的同事曾经提出“牵一发动全身”理论。也就是文章开头提到的用外显的细节来描写情绪。这一提法对于把情绪形象化很有帮助。但在现实的运用中,有的人过于机械,从头发丝写到脚后跟,过于冗长;往往千人一面,写到发怒时必然头发像直竖的钢丝,眉毛成了个倒八字云云……
对于把情绪任何情绪的喷发都需要足够的能量。最动人的往往是喷发的那一刻。但是写作时只写喷发的那一瞬间的话,读者会觉得没有有所缺陷——要么是感觉莫名其妙,要么无动于衷。要想激起读者的情感体验,必须让读者“亲历”——走一回。因而,最好的办法就是写出情绪如何发端,然后步步高涨也好,一波一波涌起也好,到最后如何汹涌澎湃,一发不可收拾的。有的作家也认为,写情绪时要善于“克制”。“克制”是为了积蓄力量,更好地喷发。
她的脸变得好怕人,白得到了耳根了,眼圈和嘴角都是发灰的,一大堆白唾沫从嘴里淌了出来。她的眼睛闭得紧紧的,上排牙齿露了出来,拼命咬着下唇,咬得好用力,血都沁出来了,含着口沫从嘴角挂下来,她的胸脯一起一伏,抖得衣服都颤动起来。
我吓得想哭了,拼命摇着她肩膀喊着她,摇了半天她才张开眼睛,长长的叹了一口气,然后颤抖抖的用力支撑着爬了起来,我连忙搂着她的腰,仰着头问她到底怎么了,她瞪着我直摇头,眼珠子怔怔的,好像不认得我了似的,一忽儿咧咧嘴,一忽儿点点头,一脸抽动得好难看,喉咙管里老发着呼噜呼噜的怪声,又像哭又像笑,阴惨惨的好难听。
她呆立了一阵子,忽然将头发拢了一拢,喃喃的说道:“走——走啊——去找他回来——去、去、去——”
她一行说着,一行脚不沾地似的跑了起来,摇摇晃晃,好像吃醉了酒一样,我飞跑着追在后面喊她,她没有理我,愈跑愈快,头发散在风里,飘得好高。
星期天,趁着妈妈不注意我又偷偷地拿过妈妈的手机看起了视频。忽然,门外响起了一阵脚步声,接着就是妈妈温和的声音:“刘宸宇,你在干嘛呢?”当难道我在看手机时,妈妈又说:“手机不能长时间看,对眼睛不好,快给我吧!”但一心沉迷于科技视频的我两耳不闻窗外事,说到:“再看5分钟!”妈妈脸色暗了下来,声音低沉道:“就5分钟。”一到时间,妈妈立刻说:“时间到了,给我吧!”我对手机依依不舍地耍赖着说到:“再看一会儿嘛!”妈妈耐着性子又等了一会儿,看我还是没有交出手机,顿时就如同火药碰到火柴-----好大的火气,脸色一下子就乌云密布了,对我发出雷鸣般的呵斥:“手机快给我!”刚刚还在看手机的我看到妈妈这反应,身体顿时抖了抖,吓了一大跳,只见妈妈瞪着双眼,拳头捏得紧紧的,好像下一步就要打上来了,我一见这阵势,连忙识时务地求饶般把手机还给妈妈了。